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改革的“列车”如何又稳又快地前进

核心提示: 当代中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深化改革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但只要我们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全面深化改革方略,就一定能在改革的道路上克服各种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摘要】当代中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深化改革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但只要我们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全面深化改革方略,就一定能在改革的道路上克服各种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关键词】改革方向  价值原则  统筹兼顾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和重点

当代中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这“三个进一步”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条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历程证明,正是因为我们坚持了改革的正确方向,才使得我们的改革能在稳定的环境中可持续发展。2012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曾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他强调:“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的改革大部分是难啃的硬骨头,遇到的国际国内形势更加复杂,涉及到更大的利益格局的调整,而我们的改革之所以能在总体稳定和谐的环境下前行,并且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拥护,最关键的还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住改革的正确方向,使得我们改革的列车又稳又快地向着未来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决定了经济建设仍然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经济新常态这一重要概念,并明确了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呈现的几个新特点:“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要解决好新常态背景下的发展问题,就必须紧紧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一重点。以2015年我国总体经济走向看,已经明显地看到我们应对新常态、深化改革所取得的明显成效。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创新动能明显增强,发展速度处于合理区间。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3%,增速比第二产业快2.3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10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继续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0%,比2014年提高1.33个百分点。2015年授予境内专利权157.8万件,比上年增长32.4%,其中授予境内发明专利权25.6万件,增长62.5%。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30.7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983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向改革要效益,向创新要动能,目前改革所带来的溢出效应,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更是打消了一些人对能否将改革任务进行到底的疑虑。尽管如此,我们还必须看到,深化改革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但只要我们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全面总体改革方略,就一定能在改革的道路上,克服各种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坚持依靠改革的主体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每一项重大改革举措的出台,都做到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依靠人民的力量,汇聚人民的意志。这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依靠人民,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决定性力量。对于波澜壮阔全面深化改革大潮,广大人民就在改革实践的最前沿,他们最了解中国发展应当改什么、如何改。我们的改革是问题倒逼出来的。而我们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究竟有什么样的问题,广大百姓最感同身受。

二是必须充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改革就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过程。但这种分配的最终价值取向应当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受益。这既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所在,更符合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中央深改组第五次会议审议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就是出于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从而进一步激活农村的发展活力。最近几年农民收入涨幅连续高于城镇居民。2015年农村贫困人口5575万人,比上年减少1442万人。2016年,全国30个省份取消了农业户口。所有这些都使得农民的利益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维护。

坚持改革的价值原则

改革不应是为改革而改革,更不是为强化少数既得利益者得利的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之所以能具有如此大的活力和创造力,就在于其秉持着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到司法改革时就明确指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近年来司法审判努力做到有错必纠,有责必究,还公平正义于人民。

其次,公平正义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正面应对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不公问题反映越来越强烈。中央全面审视和科学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态势,认为这个问题不抓紧解决,不仅会影响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信心,而且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重拳出击,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初步有效地遏制了腐败蔓延的状况,营造了一个风清气正的改革发展环境。人们多年期待的反腐败的目标任务取得了重大实质性突破。

再次,要通过制度保障公平正义真正落地。公平正义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问题,没有绝对的公平正义。我们需要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来解决公平正义问题。因此我们维护公平正义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但“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 。只有建立了公平正义制度,人民的利益才能得到有效保障,那些不公的现象和行为才能在阳光下被暴露。

坚持改革的统筹兼顾

坚持统筹兼顾,就是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在社会历史中,各种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只有从事物的整体和内在联系出发,才能解决好每一个改革难题。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能谋一时”。正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确立了这种改革的大局意识和系统意识,才使得我们的全面深化改革,既全面展开,又重点推进,有条不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的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兼顾的改革观,还是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既看到事物的整体联系,但又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他指出:“整体推进又不是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改革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深改组正是从最紧迫、最重要的问题出发,以此为重点来层层推进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改革的统筹兼顾时,也特别重视法治与改革的关系,强调“要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同时强调“我们要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

(作者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石河子大学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李兰对此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强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新华网,2013年1月1日。

责编/宋睿宸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贾娜]
标签: 列车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