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截至目前,在我国已经建成的两万多个旅游景区(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乡村旅游的兴起与发展,对拓宽我国旅游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丰富我国的旅游产品、扩大我国旅游市场、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一个国家的乡村发展程度,是与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紧密联系的。乡村的发展反映了中国的发展变迁,见证中国由贫穷、落后到富足、文明。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乡村的变迁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寻梦、圆梦的历程见证,是传承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效途径与载体。
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这是第一次以国务院的名义发布的旅游业发展规划。由此可见,国家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视与支持。规划指出,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必须坚持个性化、特色化、市场化发展方向,加大乡村旅游规划指导、市场推广和人才培训力度,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行动,推动农副土特产品通过旅游渠道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实施乡村旅游创客行动计划,支持旅游志愿者、艺术和科技工作者驻村帮扶、创业就业,推出一批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和以乡情教育为特色的研学旅行示范基地等等。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列为重点工程,而且还具体规划了发展路径。这也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农业强国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在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工作期间,参与并组织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小城镇”的标准起草、创建和验收工作。这段工作经历使得我体会到,开启乡村旅游的新时代,很有必要采取以下的政策导向和策略措施。
切实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发展乡村旅游需要得到党委、政府的政策扶持。要积极利用规划、扶贫、环保、培训、基建等专项支持政策,加大对发展乡村旅游的资金投入。在政策导向上,要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引导大型旅游企业参与开发和经营乡村旅游。在政策层面上,推动乡村旅游开发项目与各种支农资金挂钩,争取把支持农村发展的小额贷款用于农村旅游户,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农村旅游。
大力促进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乡村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各级政府主动协调各相关部门,促成政府有关公共职能向乡村旅游延伸。乡村旅游资源富集的区县,要把工作的重心放到乡村旅游上。帮助农民利用和保护好旅游资源,克服开发雷同化。同时,制订标准规范,合理引导、帮助农民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着力做好乡村旅游的市场宣传开拓工作。结合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形象,推动分散的乡村旅游产品走向市场,开发一批完善成熟、文明健康的农村旅游新产品,逐步培育乡村旅游精品,满足国内外不同层次的休闲度假需求,还应该协调新闻媒体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公益宣传,在各类主流媒体开辟乡村旅游宣传专栏,建立包括乡村家庭旅馆在内的网上预订系统,提升乡村旅游整体的市场化程度。
积极促进各方加强对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旅游大发展,人才是关键。要配合项目开发帮助制定出具体的人才培训规划,并争取与教育、农业、劳动、民政等部门的人才培养规划对口合作,共同推进和实施。
有效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分类指导。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村镇多数具有突出的地方特色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一般易于集散、体量适中,是乡村旅游中有很大发展潜力的类型。国家旅游局和建设部已经共同制订了旅游小城镇的标准。因此,发展旅游型小城镇,要按照城乡规划和旅游发展的要求,结合城镇改造做出特色;要加强多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着力完善旅游配套和功能建设,提升旅游型小城镇价值;有条件的地区,要以旅游型小城镇的建设来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注意将小城镇发展和延续历史传统、改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做到文化型开发,永续利用。
要从政策导向上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发展乡村旅游的根基在农村,主体是农民。只有体现以农为本才能保证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一要坚持尊重农民自愿发展乡村旅游的原则;二要确保乡村旅游中农民的主体地位;三要确保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四要提升农民的发展能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重点是“三农”,关键在“三农”,成效看“三农”。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在于广大的农村,中国改革开放也起源于农村,因此,中国梦的最终实现也应该在中国的农村,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是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
责编/赵昭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