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前国防部长鲁道夫·沙尔平:中德经济战略非常互补
我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来中国,从那时候开始我来中国已经超过200次了。回顾过去的30到40年,中国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中国领导人的智慧以及中国人的齐心协力让中国成为了快速发展的一个成功典范,并且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福祉。邓小平先生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一带一路”有潜力来开启另外一个新篇章。
我为什么这样说?首先这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愿景,同时它也变成了现实。我看到在我的祖国德国,不仅仅有来自于中国的火车通过欧亚大陆直达法兰克福,中国的投资大量涌向德国,德国各种各样的投资也不断涌向中国。现在中国和德国之间这样的投资变得越来越紧密,这种合作越来越紧密,这些都是基于我们的政治愿景。
德国现在是在遵循工业4.0计划,也就是更多的数字化和机械化等等。中国也有一个非常具体的经济战略,也就是“中国制造2025”。我想中德两国之间的经济战略其实是非常互补的。我们的经济一方面有竞争,一方面我们必须互补和合作,未来我们将共同走向和平,共同为人民创造福祉。
德国前国防部长鲁道夫•沙尔平(蓝迪国际智库项目 供图)
巴基斯坦参议院财经委员会主席萨利姆·曼迪瓦拉:通过经济合作消除恐怖主义
今天我想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要把瓜达尔港交给中国建设?因为我们有很好的合作关系,我们是朋友。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在2013年我们最终把瓜达尔港交给了中国。同时我们开始了一系列的双边活动,第一个活动就是电力行业基础设施的项目,中国已经有一些国有企业来巴基斯坦进行投资。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与中国的合作实现可持续增长,能够减少贫富差距。
我同时想强调,恐怖主义还是存在的。我们一直在和恐怖主义作斗争,希望通过武装力量减少恐怖主义事件的发生,但是恐怖主义并没有因此消失。在过去十年内,我们看到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国家也是如此。作为领导人我们没有取得非常大的成就,我们还是止步不前,而且情况有时候甚至比以前更糟糕。我们能够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呢?那就是我们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活动,一系列的倡议来减少恐怖主义,我们要给出现恐怖主义的这些国家带来富强、繁荣,减少贫富之间的差距,这是消除恐怖主义最好的途径。所以,不管是“中巴经济走廊”还是“一带一路”倡议,我们都强调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巴基斯坦参议院财经委员会主席萨利姆•曼迪瓦拉(蓝迪国际智库项目 供图)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智观天下工作室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