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合作建设“一带一路”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美国并未公开抵制“一带一路”,对“一带一路”并非一味反对。既然“一带一路”建设绕不开美国,我们又主张开放包容,那么中美合作建设“一带一路”就既必要也可能。
先说必要性。
美国是世界所有国家的邻国。“一带一路”建设绕不开美国,也不应绕开美国,反之,“一带一路”建设应积极争取美国政府、美国企业、美国人和美元的支持。中国的智慧是借力、借势,应对美方阐明“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世界经济增长和地区稳定,乃至推动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方面的作用,争取美方支持。
美国是“一带一路”利益攸关方和相关国家。“一带一路”与亚太自贸协定(FTAAP)构成完整的中国对外合作倡议。美国的参与,是确保倡议成功并更好造福于世界的关键。
进一步讲,“一带一路”是中国崛起后提供的全球公共产品及解决全球问题的中国方案,而仅靠中国无法长期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必须争取美国支持。中美共同建设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太极文化的借力思维,减少其阻力,增加其韧性。
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为了解决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结构性改革问题,也是为了解决世界性普遍难题,因此,中美合作十分必要。
第一,贫困问题。“盗贼出于贫穷”,很多落后的地方,冲突对抗多源自贫穷。只有让他们互联互通——中国的经验就是“要致富,先修路”——才能了解外部世界。互联互通,也是对我们生产、生活的方式重新布局,以发展求安全,以安全促发展。
第二,贫富差距问题。美国有1%和99%的问题;在欧洲,贫富差距助长了民粹主义。世界的贫富差距问题与全球化布局密切相关。最大的贫富差距就是沿海—内陆地区的贫富差距。“不患寡而患不均。”怎么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东西互济,陆海联通”。
第三,治理问题。“治大国若烹小鲜。”中国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久久为攻,步步为营,滚雪球一样地发展,有“五年规划”,还有“两个一百年”,让越来越多的国家羡慕。当今世界之乱象,就是如何治理,怎么解决不折腾问题、碎片化问题。中国人考虑问题要标本兼治、统筹兼顾。很多人用西方经济学的观点论证中国修高铁是不赚钱的——所谓的赚钱就是卖了多少票,但是修高铁以后带来的房地产、旅游等产业的发展,西方经济学是考虑不到的。所以,不能用原来的模式理解“一带一路”。
有鉴于此,“一带一路”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将弥补历史和现实的三大短板,中美合作显得尤其必要:第一大短板是原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没有实现的互联互通;第二是世界经济短板,尤其是实体经济的短板;第三是全球化短板。这样才能使“一带一路”在世界上受欢迎,解决了世界上重要的发展难题、发展瓶颈。中国人不从意识形态出发,实事求是,主张将自身利益与别国利益结合,最终没有一个国家公开反对“一带一路”,尽管一些国家有疑虑,但也担心被“一带一路”落下。
为什么“一带一路”能够在世界上引起这么大反响,因为它能解决世界日益增长的国际公共产品的需求与落后的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帮助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此,中美均是利益攸关方。2016年4月12日,中国与国际组织签署了首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外交部与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关于推进地区互联互通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意向书》。2016年9月21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于联合国总部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这是中国政府与联合国专门机构签署的第一份共建“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是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一大创新。2016年11月17日,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的关于阿富汗问题第A/71/9号决议明确指出,欢迎“一带一路”重要倡议,敦促各国通过参与“一带一路”,促进阿富汗及地区经济发展,呼吁国际社会为开展“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安全保障环境。在2016年3月安理会第2274号决议首次纳入“一带一路”倡议内容后,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一致赞同“一带一路”倡议载入联大决议。2017年1月18日,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一带一路”与联合国和平与发展事业全面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