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需要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发展。在推进惠民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将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作为推进惠民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其在价值和理念上的积极作用,促进中国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公平思想 惠民工程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对社会公平进行了深刻阐释,要求社会要对每一位成员的基本需求予以保障,一旦不能满足其基本需求,就将会失去对社会成员的控制,社会将会陷入无序、混乱的尴尬境地。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需要建立在公平基础之上。当前,惠民工程建设是政府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通过惠民工程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质量,让全体社会成员在教育、医疗、养老、卫生、环境、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都能够享受到同等服务。降低社会成员生存所需承担的风险,加强对社会成员的基本保障。
在劳动权利公平的基础上,要鼓励劳动者参与更多的社会劳动,要通过推进惠民工程确保其基本生活
马克思公平思想指出,公平的前提是劳动,生产者的权利和劳动之间存在必然联系,这种必然联系主要体现在其权利和劳动之间是成比例的,公平通过劳动这一尺度来计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国家的生产力有限,不能充分满足所有劳动者的需求,因此,劳动者要想获得权利和产品就需要付出与之等量的劳动量。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首先就是从劳动者权利公平切入,指出每一位劳动者都应该享有参加劳动的公平权利。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者的部分劳动成果并不完全归自己,而是要扣除必要的劳动所得,贡献给社会, 这也是公平的体现。
在劳动权利公平的基础之上,一方面要鼓励劳动者参与更多的社会劳动,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劳动产品和价值,同时也要尽量满足个体的社会保障需求,而这些需求单单依靠社会是不能完成的,需要通过政府行为,强力推进惠民工程建设来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另一方面对于已经丧失劳动能力或者根本不能进行劳动的人,则需要政府通过推进惠民工程建设来确保这部分人的基本生活,这些措施主要包括推进低保、五保惠民工程、基准扶贫惠民工程、教育惠民工程和医疗惠民工程等,这种在二次分配上进行调整的惠民工程,更具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
当前我国惠民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推进惠民工程建设过程中轻农村而重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特别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城市居民需求,大到歌剧院、电影院、综合服务管理中心、社会保障中心等,小到城市路灯安装、垃圾桶摆放、植物景观等,这些基础建设无不是城市惠民工程为城市居民提供的便利服务和基本的社会保障。但反观部分农村地区,虽然在生活条件上有所改善,但总体来看,生活环境还没有达到美丽乡村构建的总体要求,村屯环境卫生、道路交通建设、贫困户脱贫、基本的照明亮化等都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这种在推进惠民工程建设过程中,重城市而轻农村的做法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同时也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布局,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的实现也是一种阻碍。
在推进惠民工程建设过程中轻精神而重物质。很多基层政府在推进惠民工程过程中片面地认为,惠民工程就应该以物质改造为主,尽量提升百姓的物质需求,物质需求提升了,就实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对于百姓精神方面的需求却置若罔闻,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农民更需要在惠民工程中重点抓好教育、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工作。但从实际效果看,很多地方在精神惠民工程推进工作中,创新做法较少,缺少专业的人才队伍,在实际精神惠民工程缺少必要的政策和财政保障,还没有建立起针对精神惠民工程的长效机制。长此以往,两条腿走路的惠民工程就会自断一条,对百姓的精神需求不能提供有效服务。
在推进惠民工程建设过程中轻民生重政绩。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就是要实现社会最广大群体的公平,而这种社会公平性在中国就是要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就是要大力推进民生工程,推进惠民工程,以民生工程作为抓手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确保更多老百姓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确保老百姓居住环境的改善、水电煤气等生活条件得到切实提高,在危房改造和老旧楼改造中真正受益,确保困难百姓在冬天不挨冻挨饿,在就业、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等方面没有后顾之忧等,这些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工程建设才应该是民生工程建设的重点,才应该是惠民工程推进的方向。然而仍有基层政府将惠民工程用歪,大兴土木,翻建道路,兴修地标式建筑,建设高档小区等,将这些领导检查看得见,能够给高分的工程作为建设重点,对于涉及百姓安危冷暖的民生工程抛之脑后,长此以往地方政府肯定会债台高筑,严重赤字,最终受害的还是当地百姓。这种惠民工程建设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
用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推进惠民工程建设
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贯彻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主要途径。要想实现共同富裕就需要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科技水平,通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来不断累积社会财富,在社会财富达到一定基础之上,社会全体就可以实现“按需分配”的最终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注重推进惠民工程,按照社会生产力发展实际,从社会保障体系入手,不断提升社会保障对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基础性保障作用。通过培养每一位劳动者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社会生产中,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产主义。
注重农村地区惠民工程建设。按照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总体要求,当前广大农村地区是惠民工程推进的薄弱点,无论是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层面,还是农村地区精神文化宣传层面,惠民工程推进的比较缓慢。各级政府应该坚持社会建设和惠民工程公平公正的原则,从政策和财政方面对农村地区惠民工程建设予以倾斜,在人才保障、制度保障和机制保障上面下足功夫,确保农村地区惠民工程的有序开展。同时要注重农村地区在道路交通、教育医疗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推进。此外,新常态下,要将精准扶贫作为农村地区惠民工程推进的重要抓手,通过精准扶贫重构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村地区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将满足百姓需求作为惠民工程的实施方向。惠民工程的最终目的就是方便群众,造福群众,让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一旦惠民工程失去了为民服务这一根本导向,惠民工程就容易变质,容易成为“独角戏”,容易发展成为政绩工程。同时推进惠民工程建设要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要懂得变通和创新,紧跟时代步伐,通过“互联网+惠民”方式,更加多元化、多层次的满足不同百姓的现实需求,这才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正确运用。
总之,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要想在中国发光发热,就需要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发展。在推进惠民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将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作为推进惠民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其在价值和理念上的积极作用,促进中国社会和谐发展。
(作者均为河北医科大学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秦江:《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中国实践阐微》,《人民论坛》,2013年第23期。
②崔蓉:《论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改革与开放》,2016年第12期。
责编/孙娜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