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美好目标。整体上看,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应该统筹发挥个体主体和社会主体两大构建和发展力量,为逐步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 “真正共同体”奠定基础。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同发展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新文明观和新型的实践范例,着眼于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福祉、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其重大意义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共同体类型及其价值要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人类的未来发展架构一种现实的通道,是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核心的人类共在共处的共同体。整体上看,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还处于起步阶段,要充分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要统筹发挥个体主体和社会主体两大发展力量。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通向“自由人联合体”的必经之路和关键环节,其构建是阶段性和长远性的统一。整体上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当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本阶段的重点任务包括:在理念传播和理论研究上,要持续深入推进命运共同体理念从误解走向共鸣,通过共同理念与行为准则约束主体行为,通过媒体等社会力量讲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故事。首先要大力倡导“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充分阐发人类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福祸相伴、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生死相存的客观局面,并有针对性地对不良社会思潮作出正面回应,批驳其思想的实质和危害性,促进国际社会共同体的认知与理解,为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宣传及其构建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其次,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媒体等各社会主体和力量通力协作,积极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的正能量,向世界讲述中国及其他各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的发展和合作故事;再次,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理论研究,建构合适的“中国话语”,依靠中国道路连接梦想与现实,凸显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
在构建顺序和层级上,把握重点、有序推进,坚持简单到复杂、低级别向高级别、单一层级到复杂网络结构、一元中心到互为中心、利益和情感为纽带,构建彼此合宜的命运共同体。一是以共同利益和需求为纽带,逐渐形成以沿线国家和周边地区、次区域地区为主,直至不断延伸拓展扩大范围的区域间合作共赢的命运共同体。二是以特殊的记忆和情感基础为纽带,以现在面临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以有着共同的梦想和共同的追求为基础,逐步形成携手共进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国与国、国与区域的命运共同体。三是不断发展和拓展各领域的命运共同体,经济、政治、文化、安全、军事、生态、人文等各领域共同体,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重点打造以经济和安全为发展主导的命运共同体,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以发展固安全,以安全促发展。五是倡导“互为中心”打造国与国、国与区域、区域与区域命运共同体,形成联带互动效应。六是正确处理利益共同体、安全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四者的统一关系。命运共同体的生成和形成是具体的、历史的过程。共同的利益、目标和需要是逐渐形成命运共同体最基本的条件。一般而言,在国际社会中以利益共同体为先导和基础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途径,但利益共同体本身也是一个安全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把握几者的关系要从行为体之间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整体衡量,着重分析现阶段各利益群体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问题,以此调动各方积极性。
在成果落地和示范效应上,尽快形成一批示范性的积极成果,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为更大区域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夯实基础。一方面,要积极同联合国及其相关机构、欧亚经济共同体等国际和地区组织合作,不断扩大朋友圈;另一方面,立足亚太,由近及远,远近联动,将传统友好优势、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作为最优先战略布局,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打造一批示范性的经济成果。
统筹发挥个体主体和社会主体两大构建和发展力量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世界范畴的自由人联合体。现实的个人即个体主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起点、基本根据和依靠力量。社会主体即个体主体所构成的各类人群共同体,在当前一般以“民族—国家共同体”为核心,以若干社会组织共同体为辅助。人类解放和人的发展有赖于共同体的发展,个体主体和社会主体是辩证统一的。从个体与个体社会环境的关系看,各个层面上社会主体的解放是个体主体解放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个体主体不能脱离社会主体而存在,个体主体的解放是社会主体解放的保证。个体主体解放和发展程度越彻底,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就越能得到改善,人的本质复归程度就越彻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及其社会关系就越能得到全面展开。
在个体主体层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不断提升个体的获得感、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在人文交往中实现民心相通,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粘性。个人的获得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质层面上,主要依赖于区域联动发展后的物质成果共享,包括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使用、生活质量提升和生命周期的延长;精神层面上,主要是人的幸福感的提升,除了有赖于物质文化需求的满足外,还有赖于尊重友善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层面上,有赖于专项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依靠教育、培训等方式,培养语言类、技能类、媒体类的专项人才;人文交往层面上,搭建多元化的交流平台,充分尊重文化差异,不同文明包容互鉴,实现国与国、区域与区域、世界各地人与人之间平等、友好的交流和彼此善意的传达,实现民心相通。
在社会主体层面,则要重点通过国际关系的变革、世界经济的发展、人文交流的互动、生态建设的推进,共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进程。国际关系变革上,首先确保有一个相对和平、稳定、安全的国际发展大环境;其次是以“互信、互利、互助”为大方向,建立“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全球新型发展伙伴关系,通过互联互通、共建平台、共订规则、共享成果来加深各国之间的联系;最后是建立“普遍安全”的国际社会安全格局,要求国家之间携手共同消除国际社会持久发展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世界经济发展上,逐步解决经济发展不均衡、资源利用不合理以及未来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打牢经济和物质基础。一方面要通过推进现有国际、国内的区域联动发展项目、开发商机、吸引投资,解决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另一方面要通过统筹国际范围内的金融、能源、技术等多种资源,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整合。人文交流互动上,需要国际社会各行为体,如民族国家、民间组织、社会智库、新闻媒体、跨国企业等,在教育、文化、科技、艺术、媒体等领域协调一致、共同作用。国家是促进人文交流的主导力量,起着决定方向的作用;民间组织是促进社会文化交往的重要力量,发挥着中介和桥梁的功能;新闻媒体是促进人文交流的主要传播力量,是不可或缺的传播媒介平台;大型跨国企业是促进人文交流的重要国际经济实体,是以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社会智库是人文交流的推动力量之一,为人文交流提供某些基础性数据和依据。生态建设层面上,要求在世界范围内签订环境协议、建立生态大数据,各国共同治理、共同解决现有生态危机,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①胡伟:《“一带一路”:打造中国与世界命运共同体》,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
责编/谭峰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