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传承丝路精神,描绘宏伟蓝图

核心提示: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突出强调了丝路精神的传承和引领,充分展示了“一带一路”提出3年多来超乎预期的发展进度和早期收获,又一次开创新性地提出要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的新思路,同时明确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为“一带一路”的推进注入强劲动力。

【摘要】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突出强调了丝路精神的传承和引领,充分展示了“一带一路”提出3年多来超乎预期的发展进度和早期收获,又一次开创新性地提出要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的新思路,同时明确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为“一带一路”的推进注入强劲动力。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丝路精神 大国担当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码】A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行,标志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从合作倡议,到多方共识,再到机制规范的历史性转变。来自130多个国家及70余个国际组织的1500名代表,聚聚一堂,共商“一带一路”合作大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为“一带一路”这一世纪工程描绘出一幅宏伟蓝图。

丝路精神的传承与引领

理念引导行动。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从古丝绸之路开创与发展的渊源娓娓道来,由此引发出数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并将其上升至人类文明宝贵遗产层面。“一带一路”是一个跨越时空的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承载着沿线国家经济社会繁荣的梦想。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明确指出:“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丝路精神将伴随“一带一路”提出和推进整个历史过程。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的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之时就指出:“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最早关于丝路精神内涵的表述。

丝路精神首先是一种伙伴精神。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正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一种“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中国是“一带一路”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主张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和强弱,都应该坚持一律平等的原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济上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政治上要和平合作,相互尊重,文化上要尊重多样性,互学互鉴,与沿线国家的合作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

丝路精神坚持的是“计利当计天下利”的正确义利观。“计利当计天下利”不仅是一种公平公正的义利观,更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发展观。习近平主席在G20杭州峰会上就阐释了“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的发展观和治理观。中国历来反对赢者通吃的霸权义利观。国际关系中的“非得益即受损”、“非合作即对抗”等旧的思维观念越来越不合时宜。作为一种新型义利观“计利当计天下利”,既维护本国利益也兼顾他国利益,能够真正实现弘义融利。

发展成果获得广泛肯定

“一带一路”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集中体现。“一带一路”已经不局限于“中国倡议”,实际上已经成为世界方案,目的是实现人类共享。“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9和10月提出以来,不仅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参与,而且于2016年11月获得193个联合国成员国的认同,写进了联合国大会决议。2017年2月10日,安理会讨论阿富汗问题时,呼吁加大对阿富汗的援助,特别是提出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将“一带一路”倡议写进安理会2344号决议。如今,“一带一路”建设正在强化多边合作机制,发挥包括中国-东盟“10+1”、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上海合作组织(SCO)、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MS)、亚信会议(CICA)、亚太经合组织(APEC)、亚欧会议(ASEM)等现有多边合作机制的作用,融通沿线各国,推动世界经济包容发展。

主旨演讲用“建设成果丰硕”的表述来概括“一带一路”推进3年多来的辉煌成就,具体体现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个方面。政策沟通主要表现为战略对接,中国目前已经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还同30多个国家签署产能合作协议和备忘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又与沿线国家达成76大类270多项具体合作成果;设施联通扎实推进,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依托,“一带一路”沿线正在构建一个复合型的基础设施网络;贸易畅通成果喜人,2014年至2016年,在世界贸易和投资持续下降的形势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取得了超过3万亿美元的骄人成绩,中国投资为有关国家建设的经贸合作区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收入和18万个就业岗位,让相关国家和人民有了真切的获得感;资金融通逐渐机制化,包括亚投行在内的多个融资平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效支持,已经初步形成层次明确、机制规范的金融合作网络和融资平台;民心相通更富成效,以丝绸之路精神为引领的人文交流日渐深入,智力丝绸之路和健康丝绸之路已经形成新的交流平台,特别是科、教、文、卫、旅游及智库对话等各领域的交流,推动了沿线国家的民相亲、心相通。

“新思路”推进“新丝路”

“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成果惠及世界,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对接。虽然“一带一路”的发展进度和早期成果大大超出预期,但“一带一路”作为世纪工程依然任重道远。为此,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地提出要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的新思路。

“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发展平台,沿线国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受益者。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就是要分享“和平红利”。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和平之路体现了“和平合作”的丝路精神核心。“古丝绸之路,和时兴,战时衰。”把“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就是要增强发展潜力。推进“一带一路”,必须通过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及产能合作等形式为沿线国家的经济繁荣提供新动能。把“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就要应对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思潮,解决发展失衡,缩小发展差距,推动全球治理朝着包容和普惠方向发展。

主旨演讲还明确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展现了中国推进“一带一路”的诚意,为“一带一路”注入强劲发展动力。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作出庄严承诺:中国将“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预计约3000亿元人民币。”不仅如此,中国还将向“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紧急粮食援助20亿元人民币,增资南南合作援助基金10亿美元,并实施“幸福家园”“爱心助困”“康复助医”各100个的一系列援助项目。中国为沿线国家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显示了中国力量,将极大提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的信心,推动“一带一路”宏伟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新思路”需要“新丝路”。“一带一路”作为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实践来推进。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所描绘的“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开创国际合作新模式,为“一带一路”的推进注入强劲动力。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 14BGJ003)阶段性成果】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温祖俊]
标签: 宏伟   丝路   蓝图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