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形势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这伟大的历史进程中,知识分子应该充分发挥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创新支撑的独特作用,将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为实现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知识分子 国家发展 社会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知识分子应当利用自身的优势和专长,充分发挥智力支持作用,在中国的智库建设和决策咨询制度建设中大显身手,积极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从而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
在新形势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这伟大的历史进程中,知识分子应该充分发挥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创新支撑的独特作用,将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为实现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知识分子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浓厚的家国情怀
21世纪的大国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目前,我国大专以上学历的知识分子超过1.7亿,他们广泛分布在科学研究、教育、工程技术、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与社会其他阶层相比,当前我国广大知识分子本身既是知识型人才,同时一部分人又是培养人才的主导力量。中国能否成为人才大国,知识分子的独特作用日益彰显。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所崇尚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但是,当前有些人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不良倾向,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风气日益弥漫,学术界也出现了浮躁、媚俗、腐败等不良风气。作为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傲,知识分子有责任率先垂范,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天下为公、担当道义的精神。这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优良美德的继承,更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肩负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艰难历程中,知识分子如何真正做到胸怀家国?如何抵制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各种诱惑?
知识分子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的有机统一,是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标准。面对社会中各种负面价值观的冲击,知识分子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人民立场,以身作则,带动全社会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知识分子要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知识分子要比一般的社会群体或阶层更具理性思维,也有更高的价值追求。因此,当代知识分子要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大有作为,要有忧国忧民、匡世济民的担当精神。
知识分子要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知识分子是时代潮流的领引者和真理的探索者,理应守护社会的良知。一个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的知识分子,才能拥有家国情怀,才会坚守社会的良知。
知识分子要实事求是、客观公允,重实情、看本质、建真言。知识分子具有理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精神,应该做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人云亦云。此外,知识分子还应秉承实事求是、客观公允的态度,维护社会的真理与道义。
知识分子要勇立潮头,引领创新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一词独占鳌头,体现了创新作为民族进步之魂、国家兴旺发达之不竭动力的重要性。目前,中国储备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人才,截至2014年底,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8114万人,位居世界第一。
与此同时,我们仍面临着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在推动全面创新上,知识分子首先要“敢为天下先”,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抢占国内、国际创新的制高点,勇攀高峰、勇立潮头、引领创新,带动社会发展。
知识分子要把握创新特点,遵循创新规律。创新是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有着内在规律和自身发展特点。中国在迈向创新大国的征途中,一定要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
知识分子要加强智力成果供给,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知识分子要注重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克服目前存在的科研与实践脱离、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效能不足两大难题。知识分子应走出书斋,走出象牙塔,“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并以此作为自己科学研究的重要着眼点、着力点。
加快形成有利于知识分子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
我国的知识分子主要集中在教育、科技、文化、科研等机构和部门。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也相对缓慢,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知识分子发挥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我们党提出要加快深化教育、科技、文化体制和人才体制的改革,广开进贤之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最大程度地激发知识分子的才华和创造力。
在领导机制上,要健全党委领导下的工作机制。我国广大知识分子分布在不同领域的单位或组织机构中,各级党组织和部门要健全和完善领导机制,畅通与知识分子的沟通渠道。此外,广大党外知识分子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的重要成员,因此我们也要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作用。
在科研管理机制上,要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热爱科研、全身心投入科研和真正享受科研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公开、公正、权威的科研项目申报、考评、鉴定等机制,坚决惩治拉关系、跑项目、科研造假等不正之风。另一方面,改革和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和经费管理机制。国家应把科技、创新、研究置于优先位置,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增加科研经费中的劳务费用比例,完善科研经费的报销方式。
在保障机制上,要多了解知识分子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切实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减少知识分子的后顾之忧。
领导干部要善于同知识分子打交道
信任是对一个人最好的尊重。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对知识分子的最大信任。同时,领导干部还应将这种政治上的信任进一步转化为感情上和工作上的信任。在一些重要工作和重大决策方面,领导干部要主动征求知识分子的意见和建议,并与之共同探讨问题,充分发挥他们参与决策咨询的积极性。对于知识分子的不同观点,领导干部不仅要善于倾听和辨别,更要善于沟通和疏导。
对待知识分子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谅解。人无完人,即使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行家,也不能保证其意见和建议完全正确。因此,即便知识分子的意见和批评出现了偏差,也应对其加以包容和谅解;对于不妥当或者错误的批评,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加以说服、引导,坚决不能抓辫子、扣帽子、打棍子。
此外,国家还应“不拘一格降人才”,给知识分子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由于我国人才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许多年轻有为或实践型的人才没有得到及时任用和培养。对此,我们应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对于一些特殊人才,应当用特殊政策对待,为其营造宽松的环境,提供广阔的平台。在实际工作中,各级领导干部还需注意纠正科研管理中的行政化倾向,给知识分子营造自由、宽松、温馨的科研环境。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①詹媛:《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光明日报》,2016年4月22日。
②《我国广大知识分子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作贡献》,《人民日报》,2017年3月5日。
③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4月30日。
责编/王妍卓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