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城市传统文化的空间变迁——从天津相声说起

核心提示: 相声是天津的城市名片,其演出空间的变迁,折射出了城市传统文化生存与发展的路径与潜力。在市场经营、政府保护、艺术发展、学术研究等多元合力中,更好地对城市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创新和发展,既有助于增强城市的文化自信,也有利于提高民族文化的整合力,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路径。

【摘要】相声是天津的城市名片,其演出空间的变迁,折射出了城市传统文化生存与发展的路径与潜力。在市场经营、政府保护、艺术发展、学术研究等多元合力中,更好地对城市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创新和发展,既有助于增强城市的文化自信,也有利于提高民族文化的整合力,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城市传统文化 民间艺术 天津相声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天津是相声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也是培养相声名家的摇篮,马三立、侯宝林等均是从天津走向全国的相声名家。天津相声于2007年6月入选第一批天津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08年6月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蕴含天津历史民俗文化和市民文化的天津相声被誉为天津的“城市名片”,它既是天津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京津冀地区影响越来越大的传统文化艺术。

相声由贫民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城市文化

最早的天津相声是“撂地”的贫民艺术,听众多以城市贫民和流动人口为主,艺人的收入多靠流动听众多寡不计的“打赏”,主要满足城市下层市民的精神生活需求。1920至1930年代,相声逐渐进入茶馆和堂会等场所。在开放式的“撂地”演出与半开放式的茶馆、堂会和书场演出中,观众可自由进出或停留。同时,相声也逐渐从贫民阶层走入富贵人家,成为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1940至1950年代,在原新声戏院的逢阴历年根业务场中,相声已经成为“倒二”(即倒数第二个节目),仅次于压轴的京韵大鼓等戏曲节目。

1940年代,随着电台的快速发展,相声在电台播放成为一种时尚。常宝堃就是受益于剧场和电台而成为了当时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相声演员。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先生,在经历了从鸟市的声远茶社和“撂地”表演,到庆归茶馆,再到大观园、宝和轩、小梨园等茶园和剧院的表演之后,也开始在电台中播演相声。由此,电台相声成为了一种新的城市风尚。至今,天津还有目前全国唯一一个专门播放相声的广播电台,即“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天津相声广播”。该广播每天早晨6点开播,“快乐驿站”“欢笑在路上”“一听可乐”“老活听不腻”等相声节目一直播放到凌晨,天津的其他广播电台也会在黄金时段专门播放相声,以提高收听率。

1960年代至1970年代,由于政治原因,相声在天津的表演空间受到挤压,但马三立、高英培等相声艺术家却仍然坚守着这门艺术。1980年代,电视相声成为新的潮流,以马三立、侯宝林、冯巩、刘亚津等为代表的一代代天津相声艺人皆由此走向全国,将相声的“天津味”传播至全国各地,天津“哏都”“乐都”的形象逐渐形成。

天津相声茶馆的数量持续增长,展现了相声的旺盛生命力

1990年代,相声茶馆在天津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产生全国性的影响。近20年来,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相声茶馆几乎覆盖了天津市内六区,诸如红桥的谦祥益茶馆、半木会馆;南开区的金乐茶楼、鼓楼茶馆、名流茶馆、老城小梨园、同悦兴茶社、南开文化宫;和平区的名流茶馆、中国大戏院小剧场、和平文化宫、劝业场天华景戏院;河西区的西岸相声会馆;河北区的明月茶楼、中册公园曲艺厅等。这些茶馆少则能同时容纳80至180名观众,多则可容纳300至320名观众。

随着相声茶馆数量的持续增长,相声社团的数量也不断增多。以名流茶馆、谦祥益文苑、西岸相声会馆为代表的三个“大茶馆”均位于商业或文化中心,各相声演出社团穿行在各大小茶馆之中,这些茶馆不同程度地受到政府、商家和专业学校或高校相声社团的支持。例如于2011年10月开张的西岸相声会馆,就是由桂发祥饮食集团、河西区新闻中心投资,联合河西区文化局、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相声广播共同经营的一家相声会馆,天津相声广播组织的“天广乐相声社团”是这里的主要演出团队,多以年轻演员为主,他们所表演的传统相声和新创相声均具有非常浓郁的时尚元素,这里的观众也多以“80后”“90后”的青年人为主。

2000至2016年间,北方网、茶馆和相声艺人的微博、微信等多种网络媒介先后参与到了天津相声的演出、宣传、点评等活动中来,现实的交通媒介也进一步推动了茶馆相声的发展。加之铁路运输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发展,京津冀等地已经逐渐形成公交化的运营规模,既方便了天津相声艺人的演出,更方便了京津冀地区的诸多观众能够随时往返于气氛独特的天津茶馆,品评相声。以谦祥益文苑和名流茶馆为代表的“传统相声茶馆”,主要面向本地和外地观众演出传统相声与新创相声段子;以西岸相声会馆为代表的“新派天津相声”,主要面向天津市民中的青年观众群体,并由此引领了以追捧新素材为主的相声剧时尚。

在古色古香的茶馆里,在看似简易的舞台上,相声艺人在观众的叫好声、认同声中,品世间百味、看人情冷暖。打开收音机、电视和各种网络工具,人们均可随时随地感受到天津相声“俗而不粗”的表演:既有市民家长里短的调侃,也有国际国内政治事件的举重若轻;既有子曰、诗云的文人才气,也有三国、红楼的经典新说。天津相声的内容既传统又时尚,但通俗化、娱乐性与讽刺性始终围绕着“哏儿”的相声特质。正因为如此,天津相声听众日益趋向于年轻化,职业群体趋向于医生、教师等知识分子群体,欣赏内容趋向于时尚潮流,打破了相声受众多是中老年人群体的局限,也彰显了这门传统艺术在变迁与发展中的旺盛生命力。

在国家的支持下,相声人才培养走上了专业化道路,名家迭出

相声艺术的从业人员从最初的“下九流”逐渐向多元化发展,既有马氏相声(以马三立为代表)、杨氏相声(以杨少华为代表)等传统的子承父业的艺人,又有自学成才与学校集中培养并最终向以师带徒过渡的多样化复合型艺人,如裘英俊、张番等。传统的相声艺人最初属于自由职业者,凭技艺辗转谋生,收入和表演都具有流动性和不稳定性。新中国成立后,相声艺人逐渐迈入正轨,不少相声艺人被纳入政府组建的文艺团体中,如马三立进入天津市曲艺团,郭荣起加入天津广播曲艺团,后又转入天津市曲艺团。正是他们带动了相声这门艺术的发展,使天津成为茶馆相声与民间相声艺术团体的领头者,其演出模式也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

1980年代,在国家的鼓励和扶持下,中国北方曲艺学校成立并开始培养专业的相声人才。21世纪以来,地方政府对被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天津相声不断投入力量。不仅如此,学校教育、民间自发组织也纷纷加入到这一队伍中来,他们不断相互促进、相互交流。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天津相声名家迭出。以裘英俊、于谦等人为代表的高校才子和以张番、张尧等人为代表的北方曲艺学校专业人才,纷纷为相声的发展与革新注入新的活力。与此同时,以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市艺术规划研究院、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研究人员为主体的科研团队也在相声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从古老的“天子津渡”,到工业重心,再到多元化与国际化的大都市,天津的这一发展历程见证了天津相声在传播空间、传承主体、传播受众、传播内容等方面的变迁。在推动天津相声发展的多重合力中,一代又一代相声艺术从业者们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进取,履行着他们传承与创新的职责与使命。

(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民俗学会理事)

【注:本文系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城市文化场域中的天津相声”(项目编号:B12070)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王兆祥:《天津文化通览》,天津: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②薛宝琨:《中国的曲艺》,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年。

责编/王妍卓 美编/宋扬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温祖俊]
标签: 传统文化   变迁   城市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