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重大问题研究 > 中国战略 > 正文

王炳权等:中国政治精英吸纳模式的历史演进与转换逻辑(4)

注释:

①三个阶段划分的时间起点是改革开放之初,以2002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2014年修订后的“条例”为两个划分节点,讨论精英吸纳方式的不同表现。

②2002年和2014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民主推荐包括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至于采取何种民主推荐方式,《条例》并未做出具体的规定,这意味着各组织有自主选择权。

③2014年《条例》第十四条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民主推荐包括会议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推荐结果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在一年内有效。

  参考文献:

[1][意]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精英的兴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3页。

[2]俞可平:《对民主政治的幻灭:政治精英主义的述评》,《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3]《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6页。

[4]孙立平:《转型与断裂》,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0页。

[5][7][8][18]徐湘林:《后毛时代的精英转换和依附性技术官僚的兴起》,《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1期。

[6]陈凤楼:《中国共产党干部工作史纲(1921-2002)》,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年,第225页。

[9]李木洲:《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研究综述》,《理论月刊》2011年第2期。

[10]萧鸣政:《关于当前我国领导干部公选制问题的探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11]曹桂芝:《“买官卖官”背后的选人用人制度漏洞探析——兼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完善》,《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12][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77-179页。

[13][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38-241页。

[14][20]李韬、吴思红:《理性官僚制建构与中国行政文化转型》,《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3期。

[15]James C.Scott,“Patron-Client Politics and Political Change Southeast Asia”,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66,1972.

[16]James M.Malloy,Authoritarianism and Corporatism in Latin America,Pittsburgh: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1979,p.109.

[17]储建国:《中国政治精英产生方式》,《人民论坛》2014年第27期。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孙易恒]
标签: 精英循环   政治体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