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执政与依规治党的关系
依法执政要求执政党受国法和党法双重约束。法律是国家的重器。法律是执政者通过国家机关的立法、执法、司法乃至法律监督等环节实现自己执政目标的重要途径。任何执政者不可能舍弃法律这个工具。法治也对执政者有制约。我们党作为承担国家治理责任的执政党,应当依法执政,其自身应当是有组织、有纪律,政令统一、行动统一的政党,其成员应当是社会楷模,行为不仅受法律约束,还应当受到严于法律的规则约束。中国共产党的党法党规就是这样一个规则体系,中国共产党的成员除了受到宪法法律的约束,还须接受党内法规的约束。
依规治党是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方式。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党的状况,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方式是依规治党,依规治党就是按照党法党规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这对于整肃目前党内不良状况和风气,对于加强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加强对党的队伍的治理,让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忠实履行法定职责,有效抵御腐败风险,从而实现宪法赋予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使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依规治党是依法执政的前提和保证。众所周知,法律主要通过对犯罪的惩治,对人权的保障,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法律是所有公民的行为底线,全体公民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党员也是国家公民,没有法外特权,同样不能突破法律这条行为底线。而党法党规是对党组织和党员立的规矩。以道德水准来衡量这两种规则,党法党规对行为的要求更高。国家法律所规定的一些可由公民自由选择的任意性规范,在党的纪律中,却被定为命令性、禁止性的义务规范,如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等。这意味着,对个人行为而言,党纪严于国法,党法党规对党员的要求比法律对公民的要求更加严格。触犯党纪,未必触犯国法;触犯国法,一定违反党纪。之所以这样严格,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负有引领社会风气的责任,一定要具有先进性,党员的言行在社会上有着示范作用,事关党的社会形象,以及领导力、号召力、影响力,因此,应当通过自身的表率作用,聚合各种力量,强固党的政治基础;通过自身的表率作用,赢得人民群众广泛支持,扩大党的社会基础。
依规治党,着力在治。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级领导干部面对的利益诱惑很多,在这种情形下,只进行正面教育,试图依靠自觉性是不能够保持队伍的纯洁性的。应当充分发挥党法党规的惩戒作用,严格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树立镜鉴,有助于党员干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牢记执政为民的宗旨,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也有助于确立党纪党规的权威,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