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治理要闻> 正文

从“关键词”看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原则和重点领域(4)

特色产业

2015年年底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发展特色产业帮助农村地区脱贫。为此,要制定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专项政策,统筹使用涉农资金,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和传统手工业。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加强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培育,发挥其对贫困人口的组织和带动作用,强化其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加大对贫困地区农产品品牌推介营销支持力度。依托贫困地区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科学合理有序开发贫困地区水电、煤炭、油气等资源,调整完善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政策。

2016年,农业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农业部也专门印发了相关的贯彻落实文件,并在一二三产业融合、“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文件中明确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初步形成了资金、项目、金融、土地等新的多元政策支持体系并整合向基层倾斜的格局。

对于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实现“ 一村一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秦富、张敏等人提出了“一村一品”的主要发展途径:找准政府角色定位,引领相关生产经营组织自主发展“一村一品”,其中包括规划引导和模式推广相结合搭建发展平台,政策支持与机制创新相结合提供综合服务;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激发农民发展“一村一品”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农民职业素养、维护农民权益,保障农民决策自主权、强化投入动力;优化外部发展环境,围绕产业链完善“一村一品”社会化服务体系,壮大生产经营主体,建立链式服务系,促进专业化生产。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表示,产业扶贫是其他扶贫措施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易地搬迁脱贫、生态保护脱贫、发展教育脱贫等这些扶贫措施能持久见效,归根到底必须要有产业作为支撑,否则贫困户增收脱贫就成了“无源之水”。发展产业,尤其是特色产业有利于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变“输血”为“造血”,从根本上确保脱贫效果持续稳定。

民生工程

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重点关心弱势群体,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政策举措,是民生工程的本质,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现代版“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对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高效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更是不可或缺的。湘潭大学教授王启云指出,改善农村民生环境,发展农村民生工程是我国的现实选择,这主要是由于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改善农村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改善农村民生现状可以缓解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发展农村民生工程,有助于扩大农村地区消费需求,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东北林业大学王越芬教授和商琳对有关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启示进行了总结,主要得出以下三点:

在政策制定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农民利益放在突出地位。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进程中,更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农民的各项权益,切实给农民提供均等化的教育、平等的就业机会、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农民、发展依靠农民、发展成果由农民共享的良性循环。

把公平正义贯穿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始终。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党成立以来不断追求的目标,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切实体现,同时也是党的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党中央在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探索实践中,始终都坚持以公平和正义为价值取向,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维护农民最根本的利益,以保障农民享有权利上的平等、机会上的均等和分配上的合理,实现农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把统筹兼顾作为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根本方法。我国农村生产力落后、全国农村发展水平不平衡,在当前形势下,解决农村民生问题不仅需要紧迫感,更需要树立“统筹兼顾”的观念,从中国农村各地区的实际和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协调好各方的关系,统筹农民物质需求的同时,兼顾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改善。只有统筹兼顾各种人群的不同利益,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农村民生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让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共同享受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逐步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基础设施

现阶段正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而农村地区则是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最需要补齐的短板。随着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加深、完善,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势头良好。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基础设施依然相对薄弱,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护、重硬件轻软件、重眼前轻规划、重“面子”轻“里子”等问题。特别是农村人口基数大,且仍存在大量贫困人口,亟待脱贫致富。为此,2016年1月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国家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重点放在农村,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和农民工市民化,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农业是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行业,我国现代农业的基础相对薄弱,水利等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因此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必须在物质技术装备、基础设施方面着力,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新格局,健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机制等要求,其中主要包括:明确各级政府事权和投入责任,构建事权清晰、权责一致、中央支持、省级统筹、县级负责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体系;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相应支出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领域,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创新政府投资支持方式,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鼓励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设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允许地方政府发行一般债券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各地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基础设施领域;鼓励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筹资筹劳开展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强化政策性银行和开发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农业银行等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切实发挥输配电企业、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大对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电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通过捐资捐物、结对帮扶、包村包项目等形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

家风乡风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着精神生活空虚、封建迷信活动持续存在、文化资源匮乏、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相对偏低等问题。如何更好地在农村地区推广优良的家风乡风是稳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

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2016年11月28日召开的“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刘奇葆还指出,要把树立良好社会风气作为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要联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和农民群众思想实际,找准工作载体抓手,深化文明素质教育,加强移风易俗宣传和舆论监督;还要强化制度约束,构建起党章党规、法律法规、公共政策、规范守则相互支撑的保障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有专家认为,导致我国现阶段农村家风乡风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部分农民的综合素质不高,这一原因既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二是政府对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没有与时俱进,这主要是对农民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农村教育体系方法杂乱、农村教育投资不够等因素引起的。

针对农村地区存在的家风乡风问题,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郑自立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促进农村家风乡风的更快改善:

第一,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低水平数量扩张转向集约、质量效益型增长,不仅有助于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家风乡风建设提供更好的经济条件,而且其涉及思想观念的调整具有移风易俗的作用;第二,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这主要在于推进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生活力;第三,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对农村当地干部群众加强教育培训、树立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保护意识,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加强保护和培养,大力发展农村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努力完善民俗文化的管理和法制工作;第四,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农村生态环境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其优劣是判断农村乡风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农村环境污染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还亟需完善;第五,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保障体系,社会救助是物质帮助和精神帮助行为的总和,对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执笔:李 懿 张盈盈 解轶鹏 制图:石 玉】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
标签: 乡村   关键词   原则   重点   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