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国家治理研究院> 正文

治理燃煤污染:从需求侧到供给侧

——供暖领域实现煤炭清洁高效燃烧的建议

我国每年煤炭燃烧量占煤炭消费总量的比重在80%左右,其中用于民用和工业供暖的比例超过40%,用于发电的比例接近45%。我国现代化燃煤电厂的污染物排放已达世界先进水平,能耗标准也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燃煤供暖的排放水平却明显低于先进国家。供暖燃煤排放的SO2和烟尘占全国排放总量的比重高达1/3以上。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目标,重要任务之一是加速推进煤炭在供暖领域的清洁高效燃烧。

防治燃煤空气污染的重点是实现供暖领域的煤炭清洁高效燃烧

燃烧煤炭的用途主要包括终端消费、发电消费和供热消费三类。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测算,在2010-2014年间,我国每年的煤炭燃烧量大约处于28-34亿吨之间,再加上高炉喷吹等其他燃烧用煤的消费,我国目前每年燃烧的煤炭量超过30亿吨,占煤炭消费总量的比重为80%左右。燃烧煤炭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相关专业研究测算,30多亿吨的煤炭燃烧,对空气中SO2的贡献度接近80%,对NOX、PM2.5、烟粉尘和Hg的贡献度皆已超过了50%。

长期来看,解决燃煤排放问题要靠煤炭减量化消费,但中短期内,煤炭燃烧量很难显著下降。北京通过“煤改气”“煤改电”,已将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降到了20%以下。2015年,北京全市SO2和PM2.5的年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38.1%和6.2%,全年重污染天气与2013年相比减少12天。全国煤炭消费的减量化远不及北京目前的程度。根据我国能源规划目标和相关预测,煤炭消费量在2020年将控制在41亿吨以内,在2030年将小幅降至40亿吨左右。由此分析,我国每年的煤炭燃烧量在2020年仍将高达30亿吨以上,在2030年为30亿吨左右。

治理燃煤污染,必须实现煤炭在供暖领域的清洁高效燃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的民用和工业供暖耗煤量在燃煤总量中的占比超过40%,发电燃煤量的占比接近45%。目前,我国燃煤电厂的排放和能耗标准已处世界先进水平,神华集团的“超低排放”技术全球领先。与发电燃煤相反,我国工业供暖的锅炉燃烧效率和热效率明显低于国际先进水平,民用燃煤的排放问题更为突出。

供暖煤炭清洁高效燃烧技术难以推广的主要原因

目前,可以提高供暖燃煤的清洁度和燃烧效率的技术主要有三类。第一,燃烧由煤研磨而成的煤粉。我国现代化电厂的电站锅炉已普遍采用煤粉燃烧技术,但供暖工业锅炉还很少采用。这也是我国供暖煤还未实现清洁高效燃烧的一个主因。煤粉工业锅炉在欧洲应用普遍,我国也有一些城市曾尝试使用此设备,并取得了明显的减排效果。例如兰州试点的煤粉工业锅炉,SO2、NOX和烟尘的排放量完全达到天然气锅炉的排放标准。第二,燃烧由煤粉添加辅料(辅料主要用于定型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经机械压制而成的型煤。与燃烧原煤相比,燃烧型煤可将SO2、NOX和烟尘的排放量降低40%-60%。河北省已计划在2年内,以型煤替代民用“散煤”和规模以下工业用“散煤”,替代比例将超70%。第三,燃烧由特定品种的优质精煤经化学和物理方法烧制而成的兰炭。兰炭优化了煤的性能,能将PM2.5的排放降低75%以上。

推广供暖原料煤清洁化、高效化,需要改变传统的供应模式,但在供给侧和需求侧都存在困难。目前的模式是将原煤或简单加工的煤直接供应给燃烧主体。这种模式的主要缺点在于,煤质参差不齐、供煤渠道杂乱,导致燃烧标准难提升、政府治理难见效。清洁高效原料煤的供应,需要增加专业化的加工环节。加工后的原料品质大幅改善,流通专业性大大提升,燃烧标准与政府治理的“两难”问题也将得到有效解决。根据不同原料的特性安排用途:煤粉可主要供应工业供暖,型煤和兰炭可供应民用采暖。由于供暖燃煤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均存在问题,目前供暖煤清洁高效燃烧技术很难推广。其原因之一是具备专业加工能力的供应主体缺乏。新型供暖原料的供应需要加工技术和定制管理的双创新。例如煤粉的供应,加工主体需具备集成定制能力,要根据具体的工业锅炉特性设计煤粉研制方案,并采购适宜的煤种。但我国现阶段具备条件的供应主体并不多。二是“硬件”难到位。燃烧新型原料煤需要使用新型工业锅炉和民用炉具,改造工业供热系统,并建设煤粉集中加工中心。合格工业锅炉和民用炉具的供应、加工中心的配置以及资金的支持都存在问题。三是民用原料价格贵。政府补贴和政策力度如不到位,居民群众不会主动选择虽然清洁高效但成本远高于“散煤”的新型原料。

图像 4

促进供暖煤炭清洁高效燃烧的对策建议

一是推进改造传统工业锅炉,布局基于煤粉锅炉技术的分布式供热系统。供给侧改革需要稳定的消费需求支撑,推广清洁高效供暖原料煤的首要任务,是从工业供暖领域入手,制定我国以清洁高效煤粉锅炉替代工业园区、矿区、厂区、生活小区等的传统工业锅炉的总体规划和实施路线,提高供暖燃煤标准并强化监管和执法,推广全封闭、智能化的分布式煤粉锅炉供热系统。

二是配套建设煤粉加工中心,培育现代化的煤粉加工、配送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为供热系统提供定制化的原料供应服务。加工中心业务可以多元化,除了供应煤粉,还可根据民用供暖需求提供型煤的加工和配送服务,以及为电厂提供配煤服务。

三是建立清洁高效供暖原料的工业锅炉和民用炉具的研发、检测平台。可针对目前煤粉、型煤、兰炭工业锅炉和民用炉具供应存在的问题,支持建立研发、检测平台,根据大气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的战略需求,出台行业标准,引导新型设备制造业发展。

四是支持设备改造和民用消费。将城镇供暖系统改造资金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范畴,由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居民购买专用炉具和燃烧清洁高效原料煤。

五是从供需两方面加强监管,提高供暖煤清洁高效燃烧水平。工业供暖领域采用煤粉供暖系统后,政府可通过市场化、法制化的手段重点监管煤粉加工中心,再与对供热主体的排放监管相结合,以消费和流通联动监管的方式扭转工业锅炉排放难治理的被动局面。对于民用供暖煤流通监管,在型煤、兰炭等新型原料燃烧比例不断提升的条件下,政府也可通过监管加工主体的方式,保障民用原料煤的质量,从而有效解决民用“散煤”燃烧的治理难题。

【本文作者分别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企业评价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中小企业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制图:石 玉 张盈盈】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
标签: 供给   污染   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