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中国制度的合力与接力

核心提示: 中国的制度优势在静态上表现为合力,能最大限度集合全社会力量。中国的制度优势在动态上表现为接力,能前赴后继为共同目标而奋斗。我们要坚持合力和接力的优势,同时克服强制和僵化的劣势。我们要通过继续努力完善制度,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包容性的合力、发展性的接力。

制度自信来自于制度优势,而制度优势是比较出来的。比较有两类,即历史的比较和横向的比较。基于历史比较,当今制度胜于以前制度,这是革命和改革的合法性之所在。而在全球化下谈制度优势,最重要的是基于横向的比较,即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比较。世界上的国家近两百个,制度类型多种多样。究竟与哪些类型的国家比较,才算真正的优势?当今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比较的眼光当然要盯着那些大国、强国,与那些在世界上属于主流、主导的国家相比较。正所谓“下棋找强手、弄斧到班门”,这才是进步的心态、强者的心态。

西方国家主要是指当今世界发达国家,西方制度甚至曾被认为是“历史终结于此”的最好制度。然而,西方近些年出现了一些治理的乱象。其实,如果不就现象说事,而就制度本身来说,中国与之相比也有很多优势,其中有两点很显著,即合力与接力。

中国的制度优势在静态上表现为合力,能最大限度集合全社会力量

西方式的多党制,在体制上存在刺激社会力量分散的因素。多党制最直白的表达,就是社会组成多种力量相互斗争。各种对立的政党之间,不仅在选举上,而且在日常治理事务中,总是相互对抗、相互拆台、相互抵消。基于体制的基因,它们在许多公共政策上的态度,甚至不论问题的是非曲直,而只是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用党派划线,为反对而反对。这种例子在西方世界屡见不鲜。

对于一些实行多党制的发展中国家,因为社会发展不成熟、制度不健全,多党竞争往往不按规则出牌,容易导致政局和社会的不稳。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相对弱势地位,内部的党争往往夹杂着外部力量的影子。国际强权寻隙加以影响和支配,更加剧了这些国家的内部争斗,甚至出现难以弥合的分裂。最近几十年里一些发展中国家多党制的乱象,殷鉴不远。

相比而言,中国制度有合力的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政党之间,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之间相互配合,有事商量着来;在中国共产党内部,强调“四个意识”,以民主集中制凝成全党的领导核心。中国制度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有效地凝聚社会共识、动员社会力量,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中国的制度优势在动态上表现为接力,能前赴后继为共同目标而奋斗

西方式多党制下,不同执政党之间不仅没有自觉的接力观念,反而充满刻意的对立意识。相互否定、另起炉灶对着干,毋宁说是这种体制的内在取向。甚至是同一政党的前后执政者之间,也有这种情况。换一届政府,就换一种思路,换一种做法。左派上台搞国有化,右派上台搞私有化;左派上台增加福利,右派上台消减福利,等等。这些政策上的拉锯,增加了社会发展的内耗,导致社会目标的摇摆。同时还要看到,西方式政党往往以选举上台为中心,因而在政策的考量上,比较注重短期效应,乃至投机以吸引眼球,很难也很少从超越选举、跨越任期的长时段进行发展规划。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发展水平低,亟需进行长期不懈的追赶。“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然而,西方式政党体制导致执政思路、发展目标频繁变换,缺乏长远战略,缺乏战略耐力,无疑会成为实行多党制发展中国家的严重短板。

中国共产党是长期执政的党,进行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长期战略规划,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国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都是世界发展史上的壮举。中国领导人换届,但路线、方针、重大政策一以贯之,一届接着一届干。中国的这种自觉接力,对于国家长远发展意义极为重大,也是最近几十年中国取得巨大成功的法宝。

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包容性的合力、发展性的接力

中国正是凭借包括制度优势在内的各种优势,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治理国家不是做试验,不是基于理论假设,而要倚重历史经验,方能行稳致远。中国的被实践所证明的制度优势,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还要继续坚持和发扬。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体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知己知彼,扬长避短。

中国政治体制的强点在于合力,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相对而言,这种体制下如何进行有效整合、有效制衡的问题就比较突出。中国是个大而复杂的国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上存在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社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中国社会的复杂性举世无双,要形成合力,但也要平衡不同的利益,不能搞强制;要凝聚共识,但也要听取不同意见,不能搞独断。如何维系两者之间的平衡,做到统而不死、活而不乱,需要成熟的心态和高超的艺术。

中国政治体制的强点在于接力,能前赴后继干事业;相对而言,如何处理好变与不变,做到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比较紧要。中国历史上搞“天不变,道亦不变”那一套,是造成近代以来中国落伍于世界的根本原因。接力需要在政策上前后衔接,但采取简单的“萧规曹随”也不行,因为当代世界和当今中国都在加速变化,“变”是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我们既要有坚持和接力的一面,又要有变化和与时俱进的一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大接力中进行小调整,有利于尝试多种执政思路和执政风格,形成一种发展性的接力。

优势和劣势往往是同体的,犹如一个铜板的两面,即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我们要坚持合力和接力的优势,同时克服强制和僵化的劣势。我们要通过继续努力完善制度,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包容性的合力、发展性的接力。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温祖俊]
标签: 上实   高层次   接力   合力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