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基层干部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村基层干部作风的规范,不仅关系到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而且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必须积极完善相关制度、深入学习与实践、坚持走群众路线、加大监督力度,推进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
【关键词】农村基层干部 作风建设 理论学习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是部分农村基层干部观念保守、缺乏创新,新农村建设受阻。个别农村基层干部墨守成规,带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态度消极工作,而且缺乏创新精神,习惯用传统思维方式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在发展新农村经济、解决农村政务等问题上,缺乏深层次的思考,不敢突破固有思维模式,尤其是在面对当前农业市场化与产业化的新要求以及常见的征地拆迁、宅基地纠纷等复杂问题时,部分干部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政策法规灵活有效地开展工作、解决问题,这些都不利于新农村建设。
二是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习态度不端正,无法指导工作实践,他们不懂得理论知识是对现实生活经验和工作经验的总结、发展和升华。有些农村基层干部即使参加理论学习,也只是流于形式,根本没有去深入钻研理论知识,这就造成在现实工作中,当面临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村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情况时,他们无法用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
三是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官僚作风严重,办事效率低下。随着农村新一轮土地改革的不断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持续实行以及农村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面临的最主要困难和矛盾将集中在生产经营中,这就需要农村基层干部给予支援。但是个别基层干部为人民服务意识淡薄,官僚作风严重,态度冷漠,习惯于发号施令,不为群众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面对上访群众冷漠怠慢,等等。这已是当前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四是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享乐主义盛行,铺张浪费明显。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干部肩负着带领农民致富和建设文明乡风等重任。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却忘记了肩上的责任,思想作风开始变得不正,享乐主义盛行,挥霍公款大吃大喝。甚至个别干部偏离群众路线,以权谋私、贪污腐败,逐渐偏离农村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轨道。而农村基层干部,作为对我党农村路线、政策、方针进行贯彻执行的最基础力量,他们的这些不良风气将直接削弱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与威信。
农村基层干部作风问题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仍有待提升,党性修养欠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对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学习和理解不够深刻,党性修养相对不足,无法保证自己在思想与行动上严格、自觉地根据党性原则开展工作,尤其欠缺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精神,因此容易产生消极的工作态度和学习态度,在面对权力、金钱时,也容易产生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作风,从而难以持续保持自身的政治本色。
不良社会风气熏染的结果。改革开放解放了思想,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随着西方腐朽的思想价值观不断涌入,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受其影响,在生活上越来越注重物质享受,逐渐丢弃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市场经济下的功利主义思想,也导致拜金主义横行,部分农村基层干部无视群众利益,利用手中的权力获取私利。
缺乏完善的农村干部队伍管理制度。制度建设不足是造成农村基层干部作风问题的最直接原因。首先,缺乏严格的选聘流程。虽然,我国在不断对干部人事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多地推广更为民主化的“公推直选”选聘制度,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目前,在对农村基层干部的选聘上仍有不正之风,一些干部靠搞关系和搞政绩工程上位,而那些务实、勤奋、谋发展的人才却没有得到重用,这严重败坏了农村基层工作风气。其次,教育培训机制不完善。当前在对基层干部的理论知识教学培训上,教学内容太泛化,无论是思政教育、政策法规,还是农村经济发展知识,都过于空谈理论而不太注重贴近农村现实,致使很多农村基层干部轻视理论的作用。再次,监管机制不完善。当前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管机制尚有漏洞,无法对基层干部实行全方位的监管,一般发现某位基层干部作风有问题几乎采取的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理方式,而且对于领导出现的作风问题,下级干部多数都不敢发声,尽管还有新闻监督、群众监督、人大监督等多样化监管渠道,不过这些渠道因为沟通、配合不畅,没有形成层次化和全方位化的监管网络。
改善农村基层干部作风需多措并举
完善相关制度,为基层干部作风规范提供基础保障。首先,不断完善落实民主集中制,促进决策的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从而有效杜绝官僚风气和权力过于集中导致的腐败行为。其次,不断完善基层干部选聘制度,干部选聘上必须多采纳群众意见,选聘过程通过“公推直选、竞争择优”方式做到民主化、公开化,尤其要注意的是必须把作风考核作为首要的选聘标准。最后,在选聘范围上,要注重选拔年轻有为、干劲十足、文化知识水平和政治觉悟高的大学生,确保选拔出优质的基层干部。
深入学习与实践,建立长效的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在培训教学方式上,要打造多样化的培训机制,可以通过论坛讲座、党校培训、外出学习考察等多样化学习方式来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教育培训;在教学内容上,经常开展专题知识讲座,向农村基层干部强调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并要多联系实际,尤其是多结合新农村建设中常见的典型事例和问题展开。此外,还必须加强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他们的党性修养,使其时刻谨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打破僵化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要通过开放式、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基层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并根据实际需要多传授法律法规知识、新农村建设知识、农村市场经济知识等视频教学内容,以满足农村基层干部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树立良好的农村干部形象。一方面,农村基层干部必须要有群众意识。在基层开展工作的时候,必须要严格律己,虚心向农村群众求教,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另一方面,要心系农村群众,培养对农村群众的深厚情感,多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事好事,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深受农村群众的欢迎与拥戴。
加大监督力度,不断创新作风监管内容及形式。一要加强乡镇党委对农村基层干部作风的监督管理。乡镇党委必须肩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从政治素质、群众评价、工作能力等诸多方面对农村基层干部作风进行考核,对于违法乱纪人员必须严惩,重点培养和选拔作风优秀的干部。二要落实村民的监督权。通过公开村务、对村民监督委员会的生成和运作机制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来落实村民的监督权。在村务公开中,尤其要提高农业项目扶助政策和下发资金分配使用情况的透明度,在村民监督委员会的改革中,不断提升其生成和运作机制的科学性、民主性,提高村民监督方式的可执行性。
(作者为北京联合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程纪龙:《将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到村级“细胞”——加强监督工作解决村干部突出问题的思考》,《理论视野》,2014年第12期。
②俞贵麟:《深入基层 扎根群众 切实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求是》,2012年第8期。
责编/孙娜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