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吸收与互鉴的前提是要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质、基本精神及核心价值。文化安全是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的基础,文化在交流中形成的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不仅要靠我们推出自身固有文明的价值体系和思想产品,而且还应该创新一系列传播中华文明价值和思想体系的大众文化产品。
【关键词】文化安全 文化交流互鉴 文化特质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进行攻击,是当前文化不安全的主要表现
所谓文化的不安全,是指外来文化进入本土文化,对本土文化的本真性、根本精神和价值构成了挑战,最终损害了本土文化的情形。造成文化不安全的方式主要表现在文化的被殖民化和自我殖民化。从接受方的角度来说,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是主动的。
文化的被殖民化又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进行赤裸裸的攻击。例如一些西方媒体一方面大力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又竭力贬低其他文化,把其他文化说成是落后的、有问题的文化,需要接受西方文化的洗礼才能得到升华。在帝国主义时期,西方文化经常采用的就是这种赤裸裸的文化入侵形式。他们把东方视为“想象的他者”,站在道德高地上,先以耶稣基督教士探路,再以坚船利炮打开大门,然后以商品的涌入为后继,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展开围剿、破坏, 肢解与同化。
文化被殖民化的另一种情形,是西方文化对其他文化的渗透与肢解。这种文化入侵的形式更加隐蔽、不易为人察觉,也是今天西方文化经常采用的文化对抗形式。有时,西方文化表面上并不对其他文化抱有敌意,而是通过大量使用其他文化的符号、元素,让人们觉得他们正在亲近这些文化,但是在无形之中,他们却偷梁换柱,把西方的价值和观念植入其他文化的核心符号之中,于是就形成了他国文化的外表、西方文化的里子这种现象。
此外,文化不安全的因素有时也来源于文化本土成员对外来文化的容受态度。在外来强势文化成功殖民本土文化后,本土文化成员被蒙蔽和洗脑,主动服膺、采纳外来强势文化,甚至主动鄙视和放弃自身文化和身份,造成文化自我殖民的现象。西方经历了几个世纪的繁荣强大,令人们不得不承认他们在商品经济和政治体制上的确存在不少优势,有的人甚至对西方怀有一种崇奉的心理。看到很多国际品牌都源自于西方,于是有人就觉得西方的商品是最好的。很多商家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明明是中国的本土商品,却偏取洋名,使用洋模特助销,尽管他们大多数顾客是中国人。这种现象一方面体现了一部分中国人对自身文化缺乏信心,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们对西方文化的过度崇拜。
文化吸收与互鉴的前提是要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质、基本精神及核心价值
文化殖民,尤其是文化殖民中的文化渗透与解构,由于隐蔽性强,而且往往打着文化交流的幌子,所以极具迷惑性。一些文化殖民现象可能会被看作文化交融;而有些其实是文化交融,却可能被说成是文化殖民。因为很多外来文化的殖民往往打着文化交融的旗号,对本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进行解构或偷梁换柱,所以普通民众很难分清什么是文化殖民,什么是文化交融。
对于中国的包容性文化来说,要区分清楚文化殖民与文化交融更是一大难题,这也是应该加以重视的学术与政策问题。例如星巴克开在故宫就曾引起过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这是西方文化的殖民,有人则说这是中国文化包容性的体现。当一种文化主动吸收另一种文化,使自己获得创造性更新,估计也会有不少人提出质疑:这算不算文化殖民?或者说,何种程度的文化吸收与互鉴才不算是文化殖民?
文化在吸收与互鉴中,要有自己的底线与原则,前提是要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质、基本精神及核心价值。一种文化总是要在“变”与“不变”中获得发展:“不变”的是基本原则、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念;“变”的是可以补足文化短板、消除文化中陋习、恶习的那些东西。在该变的地方要变,这叫文化的吸收与更新;在不该变的地方也去变,这就是文化被外来者殖民,会对自身造成极大的损害。中国的儒家吸收了印度佛教文化,于是产生了理学和心学这样的新儒家,儒家精神的根基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因此更具活力。这就是变与不变的取舍,也是文化吸收、文化互鉴的结果,这就不能称之为文化殖民了。
只有理解了文化互鉴或文化吸收与文化殖民的区别,我们才能正确对待文化安全。文化安全不应该是封闭、排外的,也不应该是静态、因循守旧的。我们不仅应该维护核心价值体系的完整,也应该保障核心价值符号完好无损,并在保持自身文明主体性的前提下与时俱进。文化安全是文化自信的基石,没有文化安全,文化自信就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文化安全是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的基础,文化在交流中形成的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
文化安全是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的基础,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能够丰富文化安全的内涵和外延。只有通过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我们自己的文化才能发扬光大,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欣赏我们的文化,吸收我们文化的养分。例如我国海外孔子学院的建立和运作,就增强了中华文化在全球的交流和影响,在国际社会中扩大了我们的文化朋友圈和文化认同圈。十八大以来,我国正通过“一带一路”的平台,在全球范围内引领文明交流互鉴,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这样一来,我们的文化不仅在中华文明圈和亚洲文明圈里后继有人,而且在国际社会也后继有人。同时,通过深入的文化交流和互鉴,我们才能更加清楚地看到自身文化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吸收外来文化的新鲜营养,才能促进自身文化的更新、完善与升华。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的过程,是中华文化吸收其它文明营养、丰富完善、壮大自己文明体系的大好时机。通过这一途径,我们才能够不断提高适应、改善和引领多元世界的能力。
文化在交流中形成的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闭关自守,表面看上去能够避免其他文化的入侵,但固步自封的安全其实是一种脆弱的安全,是不堪一击的安全,清朝末年的闭关锁国招致落后挨打就是最好的明证。只有通过文化的交流、互鉴,才能进一步提升自身文化的防范力量;才能补齐短板,壮大自己;才能吸取更多的经验教训,去应对不断变化的文化环境与风险;才能真正了解自身文化在国际环境中的作用与意义。文化上的自信也不应是在自我封闭中膨胀起来的自信,而是应在交流与互鉴中培育而成的自信。
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不仅要靠我们推出自身固有文明的价值体系和思想产品,而且还应该创新一系列传播中华文明价值和思想体系的大众文化产品。既要让世界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原生魅力,又要审时度势,向世界提供更符合现代人审美和消费口味的文化产品。兼顾民族性与世界性、原生性与现代性,做好文化的产业化和品牌化。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我国出现了一系列受到国际关注的原创性中华文明特色产品,如北京奥运会期间发布的“福娃”系列,前几年风靡一时的“女子十二乐坊”,舞蹈《千手观音》等。然而这些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却仅仅风靡一时、昙花一现,并没有形成源源不断的文化产品输出,也未在国际上产生持续、持久的影响力,成为占据全球文化娱乐产业价值链核心地位的文化品牌。显然,我们在培育本土文化产品品牌时,急于求成,既没有秉承中国传统文化中持之以恒、耐心细致的精神,也没有很好地汲取西方文化品牌设计与管理的哲学、思想、理论、技能。以文化安全为基础的文化交流和互鉴,依然任重道远。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衡阳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赵立敏博士对本文亦有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①[美]爱德华·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主义》,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②洪修平:《试论中国佛教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人文精神》,《南京大学报》,2001年第3期。
③贾文山:《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人民论坛》,2016年第27期。
责编/王妍卓 美编/宋扬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