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智库 > 专题调研 > 正文

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研究报告(2017)(2)

图像 10

图像 11

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总体东部西部差异大、内陆地区向沿海地区逐渐增强

依据国家统计局划分标准,我们将31个省(市)的测评结果划分为八大经济区进行比较,具体包括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北部沿海(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东部沿海(上海,江苏,浙江)、南部沿海(福建,广东,海南)、黄河中游(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长江中游(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西南地区(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和大西北地区(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总体来看,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人才竞争力更强。首先,东部地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相对较多,人均预期寿命相对较高,人才基础优势明显;同时,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数量、教学与科研人员数以及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总数优势突出,潜力也相对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东部地区人才资源总量充足,人才素质较高。其次,科技贡献方面,三种专科申请和合计量相对较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授权量增速相对较快;经济贡献方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高新技术产业净利润相对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东部地区人才效能较高,对区域发展贡献较多。最后,无论是在人才培育上的教育经费投入,还是围绕人才发展的各项制度环境,如保障环境、劳动市场的流动性和开放度、资金和流动人口的限制以及创业就业环境的改善,东部地区各省(市)都明显优于西部地区各省(市)。

此外,内陆地区相对于沿海地区而言,无论是在人才总量和质量,还是在人才发展贡献上,或是在人才培育的环境营造上,都存在明显的弱势。人才体制机制以及发展环境是制约其人才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而现有人才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应对,势必会进一步造成潜在的人才流失、人才短缺等问题,而这将会大大影响当地人才竞争力水平的提升,并阻碍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才竞争力的地区比较:东部地区、长三角地区区域人才竞争力较强

从2016年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指数得分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优势比较明显,位居榜首(见图2),其次是北部沿海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分别位列第二、三名。从分项指标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人才竞争力指数较高,得益于人才资源、人才效能和人才环境得分排名均靠前,分别位列第2、第1、第1。同样值得关注的是黄河中游、西南地区和大西北地区,不仅人才竞争力远远低于平均值,而且排名位列后三位。通过分析分项指标可以发现,大西北地区无论是人才资源、人才效能还是人才环境的得分排名都较低(均位列第8)。黄河中游地区主要是人才效能和人才环境得分较低(位列第6、第7)。西南地区则主要是人才资源和人才环境得分较低(位列第7、第6)。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三大经济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三大经济圈的人才竞争力分项指标(见图3,P14)进行比较发现,珠三角地区综合实力较强,长三角地区次之,京津冀地区人才竞争力水平在三大经济圈中相对较弱。具体来看,珠三角地区在人才总量和发展贡献上具有一定优势,而在其他分项指标上,优势并不突出,尤其是在人才吸引倾向和人才素质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长三角地区主要在人才环境竞争力各项指标上,即在成长环境、制度环境和人才吸引倾向上具有一定优势,其他分项指标上优势不太突出,尤其是在发展贡献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京津冀地区在人才素质上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在其他分项指标上,优势并不突出,尤其是在制度环境、成长环境和发展贡献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图像 12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
标签: 研究报告   中国   竞争力   区域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