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2日至6月9日,应北京大学“大学堂”讲学计划的邀请,英国著名艺术史学家、考古学家、牛津大学教授杰西卡•罗森(Jessica Rawson)访问北京大学,进行了四场系列演讲,总题目是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间古代中国与她的邻居们的接触与联系。
5月的北京已经炎热,偶尔在傍晚也会有短暂的瓢泼大雨,有两场演讲还赶上了端午节的小长假,但这都没能阻挡住慕名而来的听众,罗森教授的讲座场场爆满,在过道与门口也都拥满了站着听讲的人,微博与微信上也全是讲座的直播,看来,大众也不愿错过这次学术盛宴。
数千年的中华文明都在她的研究之内
5月23日。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地下报告厅。罗森教授开始了此次系列演讲的第一讲。讲座的题目是“两个古代社会(公元前3000至公元前1000年):中国与美索不达米亚,相似与差异”。
出生于1934年的罗森身着黑色上衣与同色半裙,外搭带红色和蓝色花卉图案的短外衣,精神饱满,优雅得体,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是自己无法放弃的“老牌英国学者的穿戴风格”。不过在学术层面,她却远非老牌英国学者这么简单。
在数十年的时间里,她的名字与英国诸多知名学府及博物馆联系在一起:她就读于剑桥大学及牛津大学,20世纪70至90年代在大英博物馆东方部工作二十余年,1994年以来任牛津大学中国艺术考古专业教授、英国牛津大学副校长以及该校最古老的学院——墨顿学院院长。1990年她荣膺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2002年,因其对中国研究所作出的突出贡献,被英国女王授予大英帝国爵级司令勋章。
罗森教授演讲前开宗明义,她更关注不同文化发展路径的不同、跨区域的联系及其中国与周边地区的接触。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是罗森教授最早从事研究的地区,也是西方认识古代世界、构建社会发展模型所仰赖的重要区域之一,她在演讲中展示了当地公元前十千纪至前三千纪的重要遗迹,如位于土耳其的新石器早期遗址哥贝克力巨石建筑群、新石器至红铜时代的加泰土丘、青铜时代的欧贝德、乌鲁克等遗迹遗物,并突出了雕塑作为“象征(representation)”的载体的重要性,包括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的驯化动物、狮子雕塑和公元前三千纪之后的人物肖像。
反观中国同时期的象征载体——从新石器晚期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到之后的商周时期,经历了陶塑、玉器纹样、青铜铭文等不同阶段,这与西亚所习用的三维人像或二维图像完全不同。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琮、玉牙璋等器物在各文化中被广泛效仿、传播,揭示了当时存在的重要的区域联系。
二里头遗址是不得不提的重要节点,这一时期的重要现象是青铜技术和成品从西北和北方传入,青铜器迅速发展,但从使用、技术、原料三方面可以归纳出三个网络:贵族墓葬中一致的随葬方式所反映的家族网络,擅长陶范与铅青铜制作反映的技术网络,铜、锡、铅原料反映的资源网络。青铜容器的铸造意味着对巨大人力物力的组织。
“一个地域广大而统一的社会逐步诞生,这在世界其他地区还未曾出现。对于中原而言,青铜文明的意义与西亚地区并不相同,用‘青铜时代’‘国家’等描述西方古典社会进程的术语来概括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阶段恐怕并不恰当。”罗森教授概括说。
罗森的一些观点并不新鲜,但她总能为我们提供独特的视角和新的资料。在北大的四次讲座,她从公元前3000年的中国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讲到公元5至9世纪的北朝隋唐与新型国际体系,其间跨越了4000年的时光。罗森教授称之为一次“跨越时空的旅行”。
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她研究的概括,她所跨越的正是中国璀璨历史中那些宏阔的时空。
2011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汇集她代表作品的《祖先与永恒——杰西卡•罗森中国考古艺术文集》一书,如今已经一书难求。在书中她既讨论了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汉代的墓葬习俗与装饰等等话题,也有谈及万历皇帝画像、康雍乾三朝文物展览的文章,上下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全都在她的研究范围。
“一个崇尚汽车所代表的速度与未来发展的社会,其所重视的价值与一个以供奉祖先的青铜器来体现个人成就的社会相当不同。”罗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