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智库 > 专家观点 > 正文

马骏:对外投资环境风险管理的七个要点

演讲人马骏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绿色金融丛书》主编,本文为其在6月26日《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王院长、查主编,各位下午好,今天是《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新书发布会,我谨代表绿金委向新书发布表示祝贺。

绿色金融是过去几年逐步展开的议题。三四年以前提到绿色金融的第一印象就是绿色信贷,大家往往从某一个金融工具的角度理解绿色信贷。近年绿色金融已经进入了政策体系、金融工具的体系,而且已经成为主流话题。

其中原因有两个层面。

一是中国国家层面。2015年绿色金融写进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文件中,第一次以国家最高层面的文件把绿色金融体系作为国家战略提出来。此后是七个部委具体的一些政策工具和推动绿色金融的落地方案。去年8月31日七部委发布的《绿色金融指导意见》。最近又有新的进展,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刚刚通过五地方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现在不光国家层面的绿色金融指导意见有工作方案,每个试点地区都有自己的工作方案,而且有一定的成果。今天中午还在和贵州省金融办的姚主任商量如何落地。

马骏首席致辞

可以看到我们中国绿色金融开始主流化,全球绿色金融主流化的过程也是令人鼓舞的。两三年以前问许多国家的央行行长、财长什么叫绿色金融,很多人没听说过。去年中国作为G20的主席国,我们把绿色金融推到了G20议题当中。在杭州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亲自推荐,形成了G20绿色金融全球共识,20个国家的领导人共同签字,明确提出要在全球共同推进绿色金融,要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手段推进绿色金融。中国和英国共同组织的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提出的七个政策选项全都写进了报告中。这个意义上来讲,不光是中国在搞绿色金融,全球也正在做。

大家都注意到前几个礼拜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全球很多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专业人士都讲美国退不退出没太大关系,因为大的趋势不可逆转,欧洲、中国等将会在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当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因此中国不光是要把绿色金融作为自己国家的重要战略,同时也要在全球承担大国的责任。其中一个责任就是在“一带一路”的倡议落实过程当中推动绿色的投资,采用各种各样绿色金融的工具,王文院长的《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选题非常重要,非常符合我们国家要推动绿色“一带一路”的战略。

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后,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在绿色环保方面的期望提高

这本书是整个《绿色金融丛书》的一个产品,现在已经有四个。过去两三年和中国金融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书籍,第一本是《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提出14条建议,第二本是《绿色金融国内案例集》,第三本是《国际绿色金融发展与案例研究》,这些都受到了业界的好评。《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这本书是最新的成果。

这本书非常全面地阐述了为什么要在“一带一路”地区推动绿色金融,绿色金融哪些工具、方法、手段可以在“一带一路”推广,非常有前瞻性,具有相当的实操性,非常值得大家关注。

下面讲一下与此相关的话题——关于中国对外投资环境风险管理的倡议。绿金委在今年年初和发改委投资协会共同发起的一个研究小组,这个研究小组正在起草关于中国对外投资环境风险管理倡议的文件。这个文件现在已经经过四轮专家的讨论,王文院长的同事们,还有很多在座的嘉宾都参与了文件起草和讨论工作。我们现在征求绿金委全部单位的意见,也在征求发改委投资协会会员单位的意见。绿金委的成员很多都是金融机构,发改委投资协会大部分都是中国大的企业,他们直接承担对外投资的这些项目,而我们金融机构是承担着提供融资方面的功能。如果把金融机构和对外投资大的企业组织起来,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一带一路”国家所面临的环境风险,让他们了解在对外投资过程当中所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的准则,让他们了解在“一带一路”投资过程当中可以采用的一些绿色金融的工具、手段和方法,对推动“一带一路”的绿色化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个倡议现在还在征求意见过程当中,简单的给大家讲几点我们初稿当中的内容,希望在座的专家可以给我们提供反馈意见,以便我们下一步进一步修改,修改以后预计还会有更多的行业协会参与这个文件的起草和签署,希望不光是绿金委、发改委投资协会,未来像银行业协会、证券业、基金业、信托业协会等都可以参与进来,这样我们覆盖的面会更广一点。

《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购买请点击

在对外投资环境风险倡议当中的七个要点:

一、希望对外投资的机构,包括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充分了解所在国的环境、法律、法规、环境标准和环境风险。某种意义上来讲,很多环境风险是由于你不了解情况、不了解这个风险所造成的。因此作为背景材料,绿金委将提供一系列主要的“一带一路”国家当地环境法律法规的信息,以附件的形式提供给对外投资企业和金融机构。

二、希望对外投资的机构能够充分了解投资项目所属行业面临的各类环境风险。有些行业是属于环境高风险领域,比如说采矿、火电、基建、水泥、建材、化工、纺织、印染等等;有些对大气污染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有些会导致严重的水污染。这些行业的投资者应该充分了解和评估对相关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对大气、水、土壤、森林。这些我们都在组织相应的专家做附件,包括人民大学的一个团队做了一个基础设施建设对森林的影响,朱寿庆专家做对外投资对水的影响,有一个团队专门在研究“一带一路”投资对土壤的影响。这些信息和背景材料对中国对外投资企业都会有所帮助。

三、希望推动中国对外投资企业强化环境信息的披露。说得更全面一点,我们在文件当中准备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的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有助于提供一个强化环境风险管理的倒逼机制,披露了以后别人会帮你来约束自己。第三方,或者是市场机构,或者是NGO会根据你披露的信息告诉你有没有环境风险。

四、希望参与对外投资的机构,包括像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以及一些机构投资者(PE、企业)都要遵循相应的原则。银行遵循的原则国际上用得比较多的是赤道原则,兴业银行是国内第一家赤道银行。如果你是一个机构投资者,我们就建议这些机构投资者应该要参考联合国的PRI(责任投资原则)。这里面有六条具体的要求,这个原则之下各类金融机构可以设定内部的风险管理流程。

五、建议中国对外投资机构对所投资的项目进行环境、效益和成本的定量分析。很多项目对环境有影响,如果仅仅做一个定性别判断,往往无法准确地估计对环境到底有多大的影响。而定量的分析是需要有方法、有工具的。大家如果参加绿金委的活动,可以注意到去年我们就请中节能咨询做了一套软件放在在绿金委网站上,是免费公开的软件,可以对几十类的项目做一定程度的环境影响定量分析。对于一个清洁能源项目,这个软件可以帮你算出来可以降低多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氧化硫的排放等等;对于一个节水的项目,能够计算节多少水。这些量化的评估是必要的。还有一些项目的环境成本很高,是污染型的,增加了多少污染,消耗了多少水和其他的资源、能源,会做一个定量的分析。

六、充分利用专业力量帮助中国对外投资的机构进行环境风险管理。第三方的专业力量包括法律、环境、工程咨询、NGO等。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作为一个银行或者投资企业,内部并没有充分的专业资源,但是外部资源是很丰富的。我们也会用附件的形式提供很多第三方资源的信息给中国对外投资的机构作为参考。

七、充分利用绿色金融的工具。其中专门举了两个例子。

一个是绿色债券作为融资工具,一方面可以给一些绿色项目,尤其是中长期的绿色项目提供资金;另外一方面它会形成一个环境风险管理的机制。为什么?如果你要发行绿色债券,必须要获得第三方的认证或者评估。这个评估过程就是对企业或者投资机构教育的过程,评估会告诉你因为做了什么,因此无法被冠名为绿色债券的发行者,要做改进。发行绿色债券以后会要求你做持续披露。比如中国的金融机构发行了绿色债券,每三个月要披露项目资金的用途,每年还要在年报里面披露相关信息;上市公司也有定期披露的要求。披露本身就形成了对企业绿色化的倒逼机制。

还有一个绿色金融工具,建议对外投资企业用的,是环境责任险。国内30多个省市都在做试点;“一带一路”国家,尤其是发展水平还不太高的“一带一路”国家普及率更低。但是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国家的重要投资者,应该把这样的金融工具带出去。如果你是在一个环境高风险领域当中做投资,一旦发生事故的情况下,作为一个企业未必有能力能够偿付环境事故带来的成本,应该主动使用环境责任险这样的工具;也可以向中国保险公司建议,能不能提供配套的环境责任险。如果不行的话,国外有很多机构,欧洲大的保险公司,可以提供在境外的环境责任险。充分利用这些新的金融工具,包括环境责任保险工具,一方面为未来一旦发生事故有赔付做准备,另一方面也形成环境风险管理倒逼机制。你买了环境责任险以后保险公司就要承担责任,把责任转移到了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具有责任和义务,也有很强的动力帮你管住风险,尽可能要降低你发生环境事故的可能性,有这么一个外部机制的话,确实可能降低你在东道国投资带来的环境风险的概率。

再次祝贺《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的出版,也祝这次发布会取得圆满成功。

 

标签: 大金融   智库   研究院   金融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