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意义的创新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也蕴含着丰富的时代性诉求。创新的号角促进了文化经济的转型发展,同时,作为这个巨变时代的副产品,创新泡沫经大力鼓吹而多方泛起技术性泡沫、资本性泡沫与体制性泡沫。
【关键词】文化产业 内容创新 文化涵养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在发展焦虑与功利浮躁的社会情绪中,战略上的文化创新在短期激发为实践上的创新泡沫,这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现代性转化的典型症候,也可视为创新转型期的必要成本。从文化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的视野来检视,技术性文化创新泡沫、资本性文化创新泡沫和体制性文化创新泡沫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并合理处置。
无论政府还是社会,无论精英还是草民,创新是当前各界疾呼的最强音,这几乎没有异议。文化创新在国家战略性发展文件“十三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被纳入创新体系。文化意义的创新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也蕴含着丰富的时代性诉求。创新的号角促动了文化经济的转型发展,同时,作为这个巨变时代的副产品,创新泡沫经大力鼓吹而多方泛起技术性泡沫、资本性泡沫与体制性泡沫。
因革损益的文化创新发展观贯穿了中国文明史,近代以来亡国灭种的危机以及改革开放的转机,更加强化了文化创新的紧迫感。孔子讨论世代文化发展时就认为:“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汉代儒学重要的传承者扬雄,在《太玄·玄莹》中结合《周易》精神,系统阐释了孔子的因革损益思想:“夫道有因有循,有革有化。因而循之,与道神之。革而化之,与时宜之。故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驯。夫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纵观中国历史,往往在社会矛盾突出、危机特征显著的时期,对于文化创新的强调会压过文化传承。清末至今的百年来,人们对文化创新的追求一直占据主流,例如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五四运动等,皆围绕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及伟大复兴主题,从器物创新到制度创新,最终落在文化创新的希冀上。当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大旗张扬,和文化创新的主题一起,在新时代共同形成中国文化损益因革的新平衡。
技术性文化创新泡沫:对于技术创新的过度偏好,缺乏优质内容创新的匹配
基于科技信仰而产生的技术性文化创新泡沫最为显著。科技创新从来都是文化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融合,是文化产业的题中之义。当图书的生产与当时最先进的机械复制技术结合在一起,便实现了图书大规模、低成本、高品质的工业化生产,这种现象促发了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Cultural Industry)”的研究,也开启了现代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均纷纷应用到文化领域,不断创造文化新业态,开拓文化产业的新模式。科技是文化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这无疑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但对于技术创新的偏好过度,而同时缺乏优质内容创新的匹配,就容易造成中国特色的文化科技泡沫。这种现象既出现在公共性的文化经济领域,也出现在市场化文化经济领域。一些地方政府投入巨资新建了很多诸如剧场、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在其中运用了一些领先于国际水平的文化科技手段,这往往会成为这些公共文化设施宣传的重要亮点。越是最新的科技装备,其市场溢价就越高,同时,随着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高新技术装备的折旧率也往往极高。众多装备了高新技术的文化场馆实际运营效率并不高,管理运营及维护成本又居高不下,造成了内容贫乏、设施空置、科技浪费等中国式文化科技浮华。
在市场化的文化经济领域,文化科技的泡沫同样泛起。以2016年明星阵容强大、市场营销力度巨大的电影《爵迹》为例,这部投资巨大、号称“华语影史第一部全真人CG电影”(注:所谓真人CG电影,指的是演员穿上特殊的动作捕捉服装,以及表情捕捉设备,在完全架空的摄影棚中,进行无实物表演。表演的数据被采集后,创作者可以将演员“幻化”成任意形象,但保留其基本动作和表情。由于最终生成的形象都为CGI动画角色,加上无实景拍摄也要补全所有的数字绘景,所以采用这种技术拍摄的电影对技术和资金支持的要求很高)的作品,但结果却成为一个被日益成熟的中国文化消费者冷落的华美泡沫。《爵迹》的案例在中国2016电影市场上是很有典型意义的,缺乏优质内容支持的文化科技创新,是我们这个鼓吹创新时代的一种高调幻影。这个问题同样出现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兴技术领域,大量的资本花费在这些技术炒作上,但内容创新支持不足,这成为这些新技术的致命伤。
资本性文化创新泡沫:艺术品市场投资过热,资本炒作电影市场
基于金融偏好而形成的资本性文化创新泡沫最为疯狂。过度金融化,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病症,这个问题不仅出现在房地产市场,也感染了文化艺术市场。在2010年前后,艺术品市场投资过热,出现了明显的泡沫问题,艺术品交易价格与总量大幅度下滑。随之,以艺术品份额化交易为特征的文化艺术产权交易又风风火火地发展了起来。2011年1月26日,《黄河咆哮》和《燕塞秋》在天津文交所上市发行,发行价分别为500万元和600万元,以每股1元挂牌交易。至2011年3月10日,《黄河咆哮》和《燕塞秋》较之发行价分别上涨了981%和976%。如果按照3月17日这两个品种的收盘价计算,《黄河咆哮》市值1.0296亿元,而《燕塞秋》市值8535万元。2011年3月17日公告称,接天津市政府监管部门通知,鉴于近期艺术品市场的交易情况,为了降低投资风险、保护投资人利益,自当日起对上市艺术品《黄河咆啸》和《燕塞秋》实行特别停牌。
最近几年,资本炒作又在电影市场兴风作浪。2016年2月24日,A股神开股份发布公告表示,出资4900万元设立《叶问3》电影票房收益权投资基金,通过《叶问3》未来票房收益分配获取投资利润。港股的十方控股以1.1亿购买了《叶问3》55%的票房收益权。上述两家公司的控股股东都是上海快鹿集团,也就是《叶问3》背后最大的投资方。在《叶问3》上映前,快鹿集团就将票房资产证券化,以票房收益的预期从旗下P2P、众筹平台等渠道筹集了不少资金。比如,当天财富、当天金融等平台与苏宁、京东等第三方同时发起了《叶问3》的众筹项目。2016年3月18日,电影局确认该片存在非正常时间虚假排场7600余场的情况,并涉及票房3200万元。同时,该片总票房中含有部分自购票房5600万元。神开股份于2016年3月29日发布晚公告称,董事会经研究决定同意解除相关协议,但神开股份的股价依然下跌了2.50%。港股上市公司跌势更迅猛,十方控股暴跌17.59%,明华科技重挫13.7%。
2016年初,网红经济成为投资大风口,资本大举进入。方正证券等机构甚至预测,2016年的网络直播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2020年将达到600亿。但随着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继强化了对网络直播的规范监管,政策因素不可避免会对市场空间产生影响。汹涌而不知所向的资本成为中国文化经济快速腾飞的主要力量,但是也成为了扭曲文化金融、激发文化创新泡沫的罪魁之一。
体制性文化创新泡沫:基于治理区隔而生发
基于治理区隔而生发的体制性文化创新泡沫最为复杂。上述资本泡沫的出现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那就是几乎没有发现文化产业行业总体性的资本泡沫,基本上都是一个个细分行业的资本炒作。全球文化经济的资本逻辑是全产业链投资,资本推动内容创意、传媒渠道、衍生开发等文化产业链的整合,迪斯尼、时代华纳、新闻集团等资本运作的基本模式不外乎此。但是在中国,由于条块分治的文化体制格局,资本在进入文化经济领域时,由于体制的障碍,无法进行全产业链并购整合,只能选择在某个细分领域做短期的炒作套利。
这种因治理区隔而形成的体制性泡沫,同样出现在最需要内容创新的影视创作生态中。同样是视频内容,网络视频与电视节目的管理规则就不统一。由于缺乏客观的法规依据,内容监管往往因部门、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制作方最好的选择往往就是最保守的选择。已经有过先例并广泛受欢迎的题材,无论从内容审查还是从市场收益的角度来看,都是最合适的,所以有些人便以文化创新的名义,实际进行着重复甚至抄袭的行为。因而就出现了一种怪现象:监管部门越是下限娱令,电视内容越会变着法儿地娱乐,只有同质化的娱乐内容才能够满足关于审查和盈利的最低标准。
文化经济发展中这种竞争性模仿的同质化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在基于行政区划分的地方政府层面。典型市场经济国家的地方政府竞争,主要表现在为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而致力于改善环境、提升效率、优化公共品供给等方面。地方政府竞争,则更多地表现为快速凸显政绩并争夺中央政府的政策与资源。为了凸显政绩,一些地方政府本能地就会对短平快的文化经济项目更有热情,其中一个显著的表征就是大同小异的文化产业园区遍地开花。尤其是当中央政府提出某一类导向性文化经济发展政策的时候,一些地方政府出于争抢先机的动机,也会快速规划复制。在中央政府大力提倡创新的大战略背景下,有的地方政府围绕这个中央战略主题展开新一轮的激烈竞争,文化创新战略与特色小镇发展利好成为区域经济寻求转型升级竞赛的叠合目标,“文创造镇”的热潮在2016年因缘兴起。
竞争会激发活力与创造性,但是单一动机、单一目标的竞争往往容易导致模仿复制。地方政府的竞争动机就是尽快获得中央政策的先机,竞争目标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实现本位政绩利益最快化与最大化。最快化诉求更优先,主要是因为政府官员任期制和先行先试的利好导向。由于文化是最显著也是最低成本且可以凸显的特色,因此,各种高举区域性文化特色的类型化特色小镇遍地开花,但出于最快化和最大化的竞争性目标,文创特色小镇往往又回归到地产发展模式,只不过换了一副特色小镇的面孔,换了一件文化创意的新装。
文化创新的本质是价值创造。撇开重重创新泡沫,内容创造的苍白,显示出中国文化经济发展的内生病灶。在新时期,中国文化经济的发展需要从供给侧结构性立场坚持“一体两翼”的创新融合腾飞模式,即以内容创新作为本体,融合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作为两翼。
内容创新是文化经济的核心价值与关键竞争力,由于内容创新存在一定的市场失灵问题,在急功近利的环境下是很难有作为的,这需要公共文化的涵养,也需要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科技创新既是内容创新的重要工具性支撑,也是内容价值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手段。金融作为市场经济的高级形态,资本市场是推动现代产业发展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内容创新的轻资产、高风险特征,只有通过金融创新才可以有效实现文化价值与资本市场的对接融合。“一体两翼”的文化经济发展模式得到了国际上许多国家发展经验的支持。在中国,虽然文化经济的现代性发展历程较为短暂,但淬炼的经验与教训已经让实践者与研究者形成了内容、科技与金融三位一体融合创新的总体性共识,而且,当前中国的文化体制机制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这个模式创造条件。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魏鹏举:《切合人民利益激发文化活力》,《人民日报》,2013年11月5日。
②魏鹏举:《文化产业:超高增速转向深层次调整》,《中国文化报》,2017年1月21日。
③程树德:《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④[汉]扬雄著、张震泽校注:《扬雄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责编/王妍卓 美编/宋扬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