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的“口径”有多大?
抛开经济增速与产能转移层面的“新旧动能转换”,此次区域战略发展进入“深水区”,是否会与80年代的改革开放,新世纪初的国有企业下岗分流一样,成为影响经济社会整体面貌的一次体制机制与社会民生“大换血”?一些经济界人士对此更为关注。
5月初,山东省曾召集山东省社科院、山东大学等机构专家,研讨制度顶层设计层面,推动次轮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建设。
在一场内部研讨中,常修泽对山东省社科院院长张述存说,现在全国的新旧动能转换,都是“无主语”的,这其中可以有“窄口径”的经济增长,“中口径”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还有更大、更宽口径的经济社与人的发展。“窄口径的转换只是个经济问题,而宽口径的转换必须涉及体制、机制问题了。”常修泽说。
而在4月底的济南调研中,李克强不仅前往制造业、新兴产业代表企业调研,而且还来到了医院养护院、医疗设施企业,还看望了济钢的老员工,并提出了“新旧动能转换”转换过程中的一个政策“导向”:确保转岗不下岗、转业不失业。
李克强总理的一行调研,既涉及了动能转换体制、机制问题,也关注了民生问题。
有关人士表示,在山东现在有接近2000万60岁以上老年人,居全国之首,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医养结合,这本身就是个大市场。 这位人士透露,在《草案》中,发展养老、医疗产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民生”内容,成为十个发展重点之一。
而常修泽认为,保障新的“下岗”职工权益,仅仅是第一步。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发展民营经济,发扬企业家精神,完全跳出“窄口径经济增长”的惯性思维,这才是更重要的。
“如果没有像过去深圳,今天雄安这样的战略性占位,没有体制、机制创新,对经济社会的推动力也就不够,难免回到窄口径的转换惯性中,这是需要山东注意的。”常修泽说。
而相关人士透露,《草案》的最后提到了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等体制、机制创新问题,但与经济学家对此次动能转换带动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这一期待相比,仍有一定的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