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全球经济 > 正文

矿业转型升级在即 中企如何逐鹿海外矿投?

文章导读: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如何把握矿业形势,对国际规则不误读、对运行路径不误行、对市场陷阱不误踩,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谢玮 | 北京报道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的海外投资增长很快,其中,对矿业的投资一直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如何把握矿业形势,对国际规则不误读、对运行路径不误行、对市场陷阱不误踩,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从矿业大国奔向矿业强国的过程中,提高中国矿业的国际化程度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研在日前举办的“丝路矿业”论坛上表示,我们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多领域合作,搭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国际合作平台。

1499067118264

紫金矿业在吉尔吉斯共和国投资的塔尔德布拉克- 左岸金矿项目

1499067118907

中国五矿在秘鲁的拉斯邦巴斯铜矿项目

资源全球配置是必由之路

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了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资源却相对缺乏,铜、镍等金属对外依存度长期保持在70%以上。中国矿产企业纷纷“走出去”,获取金属矿产资源。

“‘十二五’期间,中国矿业每年对外直接投资连续超过百亿美元,2013年最盛,达到近250亿美元。2015年投资存量为1424亿美元,占我国对外投资总存量的13%。”中国矿联原常务副会长王家华介绍,目前,中国海外投资控制的铜、铬铁、钴、铂族金属已超过国内的资源储量,其他大宗矿产如铁、锌、镍、锡等也超过国内资源储量的1/3。

那么,当下是否是走出去的最佳窗口期?在王家华看来,答案是肯定的,不过前提是要对“走出去”的对象国(地区)、矿种进行筛选,“首先要选择好窗口期,全面了解矿业大势。其次,并不是所有矿企都适合‘走出去’,没有国际化的人才队伍,不要轻易‘走出去’。‘走出去’的目标是‘双赢’‘多赢’。”

中国地质调查局全球资源战略中心常务副主任王高尚预测,2025年前,多数大宗矿产需求将达到峰值,资源需求从全面高速增长步入低速增长轨道;2030年,能源需求将达到峰值,结构会发生重大调整。不过,我国资源短缺的基本国情不会改变,甚至部分优势矿产会转为劣势,矿业转型升级和资源全球配置是必由之路。

“在这样的形势下,资源价格将从金融驱动向成本支撑转变,资源价格处于下降周期的供需再平衡阶段,未来3至5年将处于相对平稳的中低价位周期。”王高尚说。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潘旺旺]
标签: 中国企业走出去   矿业   中企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