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己与生俱来浸润其中的文化的坚强信心。不管愿意与否,一个民族一旦形成,或一个人一生下来,都会拥有自己不可改变的文化基因。中国文化的基因,就是中华文明形成以来不可暂缺的文化之根,是与其他文明相比而呈现的显著差异和特征。中国人的祖先生活地理环境,塑造了中国人的中庸性格。“中庸”、“中和”、“和而不同”等观念以及“仁政”、“民本”、“礼乐相偕”、伦理秩序、尊老爱幼等思想便是中国文化的基因。
中国的文明形态,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国人在过往的几千年历史上,一直以自己的文化而自豪。这种文化自信,表现在它的从容和大气上,对于外来文明,用一种包容心态来对待,吸收其优秀文明因子,补充中华文明之不足。这种对外来文明不拒斥和兼容并蓄的气度,正是中华文化自信的表现。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打开国门,兴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当时士大夫们秉持的文化信念是“中体西用”,即认为中国的文化及其制度值得守护,只是中国文化缺少了技术环节,在“坚船利炮”上落后于西方,只要填补了这一缺环就行。但随之而来的甲午战败和洋务运动功亏一匮的严峻形势,迫使士大夫们怀疑“中体西用”的正确性,认识到必须对“中体”中的旧制度进行改良。但新生的中华民国及其建立的共和制度,并未带来国家的安宁祥和,促使先进的文化人认识到,仅仅进行制度变革并不能解决问题,必须进行制度背后的核心部分——文化观念的革命,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儒家思想和孔孟之道进行批判。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对新的政治制度产生了强烈的自信,但对传统文化却深感厌恶,斥之为“四旧”和“封建糟粕”。改革开放以后,蜂拥而至的西方文化,更是对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吸引力,中国人几乎丧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重拾文化自信,激活文化基因,成为现今中国迫切的任务。怎样激活中国的文化基因?
首先,要大力发展经济,建立并拥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只要国人富庶了,就不再纠缠于衣食日用和饱暖丰欠之细,也不会因为物质生活的贫困而怀疑本民族文化之优越,而会对精神生活产生更高的要求。
其次,政府要有意识地引导国民对本民族的文化作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将提升文化自信心上升到国家战略。目前,党和政府都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方针。近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表明政府已经认识到并开始有意识地引导人们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其三,善待“国学热”,通过政策鼓励,推动民间国学健康有序发展。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起飞,中国的国学热开始兴起,出现了许多国学班,有不少年轻人身着汉服,举办传统的成人礼、祭祀等礼仪,无疑丰富了社会生活,唤醒了国人的自我认同。对此,政府应该予以支持。我们已经通过建立“孔子学院”的方式向外推介中国文化;在对内方面,应该建立一些国学机构,对国民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形成官办、民办等不同层次的国学教育机构,使传统文化的教育得到普及。
其四,注重推广传统文化的时机、方式和手段。我们不仅要进行规范化的教育,而且要不失时机地利用一切机会与可能,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由于生活的提高,人们不再追求大而化之的文化消费,转而重视有个性的文化需求,应结合地方和社区的特点,开展一些富有个性的文化节目,来丰富国民的文化生活,保持生活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通过电视、电台、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各种现代传媒和传统的出版物、期刊等形式和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推介和宣传。另外,对那些落后和腐朽的文化基因,不仅不能激活,而且要防止它们死灰复燃。
中华文化是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文明形态,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一直激励中国人勇往直前。当今,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人民对本民族文化重拾自信,必将使中华优秀文化在未来的世界中重新绽放异彩。
(作者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
责编/张蕾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