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孕育和积淀了与西方文化迥异的智慧,其中许多都与当今时代具有共鸣点,具有永恒而普遍的意义。积极挖掘、弘扬和运用中华文化的相关智慧,必将有利于推动全球治理,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崇生 尚和 重情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毋庸讳言,当今人类处于一种总体性的困境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都面临着诸多难题、挑战和危机。一方面,从根本上说,这种困境主要是西方文明的现代发展所孕育和推动的;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问题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谁也不能独善其身。着眼于人类的现实和未来,反思西方文化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激活非西方的文化智慧以破解人类困境更是当务之急。中华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孕育和积淀了与西方文化迥异的智慧,其中许多都与当今时代具有共鸣点,具有永恒而普遍的意义。积极挖掘、弘扬和运用中华文化的相关智慧,必将有利于推动全球治理,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
崇生:中华文化的生命本体论可以为人类永续发展奠定存在论基础
当今人类面临的困境或危机,说到底是人类自身存在的危机,是使人的持续存在成为可能的那些条件受到威胁,或正在丧失。追溯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源,与西方文化的无机、机械的原子论宇宙观紧密相关。与之相反,中华文化的主体则是一种以“生”为核心范畴的有机整体的生命本体论。
“生”是中华文化的宇宙本体论。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周易》在《系辞》中提出了“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的思想,从根本上道出了中华文化的特质。这里的“生”既有孕育、产生的意思,也有延续、发展的意思,总起来是从生命的角度,把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理解为一个不断生成变化的过程。《道德经》进而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经典说法描述了宇宙万物的生成。事实上,这是一种大化流行、生生不息、与生命直接相关的宇宙观,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立基于此。
“生”在中华文化中还是一种伦理本体论。在中华文化中,道不远人而人能弘道,人对天地之德的效法就生成自己的德性。早在《尚书·大禹谟》中就有“好生之德,洽于民心”的说法,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市井的“好死不如赖活”,中国人古来就有好生、乐生的特质;中国人还特别注意养生,形成了独特的中华养生文化,并把繁衍后代、生生不息视为一种责任和伦理。同时,中华文化也以一种悲悯、慈悲的情怀看待万物,强调“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在今天看来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中国人还把一切能使之生、利于生的事物都看成好的、有价值的,相反则是不好的,等等。
“生”在中华文化中更是一种“共生”的存在论。中国人讲的生不止是个体的生,一定是一种共生,在家、国、天下中与他人共生,更是与万物共生。与此不同,在个人原子主义的西方文化中,就会遇到“人对人像狼对狼一样”的问题。尽管为解决这个问题,从霍布斯开始的近代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契约、法治等思想,奠定了现代政治文明,但是其“文明”至今是以民族和国家为界限的,更多是对内的,在对待别的民族、国家时依然本性不改。直到今天,国际社会生活中的西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尚和: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为人类处理各种问题提供价值规范和思想方法
人类社会是由各种关系构成的整体,人类面临的各种困境、危机,表明其中许多重要的关系出现了严重问题。各种各样的关系归结起来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其中人与人的关系是中轴和关键。西方文化主客二分,在处理各种关系时更倾向于冲突、对抗,一方征服另一方。与之对照,中华文化强调“和谐高于冲突”,对“和”的追求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
随着中国的崛起,西方世界不断兴起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还认为中国必然像西方历史上的大国崛起一样导致战争。其实,这种观点就是不懂中华文化,尤其是其“尚和”的特质。自古以来,中国人不仅在理论上认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而且在实践中践行“和为贵”。在政治统治上强调王道而非霸道,在人与自身关系上讲究身心和谐,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追求天人合一,尤其在处理国际关系的时候特别重视和平相处。对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溶化在中华文化基因和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长时期的战争苦难,因此更加懂得珍惜和平,更加自觉地发扬尚和的传统精神。
中华文化尚和与崇生有着内在关系,那就是尊重和包容基于不同历史条件“生长”出来的多样性、差异性,或者可以反过来说,中华文化蕴含着这样的一种观念,即多样性、差异性是生命永续的前提和基础。儒家倡导“和而不同”,反对“同而不和”,对中华文化产生深远影响,这种观念相对于西方传统来说无疑是革命性的。在今天看来,这是一种先进的文化生态观、文明生态观。西方经过近代以来的政治运动,加上所谓后现代思潮的助力,尊重多样性渐渐也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但其骨子里还是一种白人至上、西方文化至上的单一、普世主义,近年西方发达国家愈演愈烈的种族歧视问题就是证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提出了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理论,推进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世界和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未来也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重情:中华文化的情感特质可以让世界充满温情
文化最内在的是一种心理结构,在西方文化中,人的心理被认为是由理性、激情与欲望三者构成,但总体上理性处于与欲望相对而又更根本的位置,激情则是理性和欲望的驱动力。事实上,就此角度而言,当今人类面临的困境正是西方文化主导下人类理性僭越、欲望膨胀的后果。中华文化则认为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在于情,在人性结构中情甚至比理和欲更根本。
在中华文化的宇宙观中,人生天地间,万物唯独人有情、有爱、可仁。人接物而生情,整个世界因人因情而融合在一起,打上了人的烙印,具有了人情味。西方文化讲功利、实惠,讲究合理性,中国也认同合理性的重要性,但更讲态度和感受,讲求合理与合情的统一,而且是合理先要合情,所谓合情合理者也。在与人交往、相处时,中华文化注重与人为善、用心相交,喜欢推己及人,认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谓的伦理黄金规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这样通情而达到的理。在处理各种关系中,真正的中华文化总会透着一种情谊和温度。
当然,完整理解中华文化崇生、尚和、重情的文化特质,必须注意如下两点:一是中华文化特别重视权、度的把握。中华文化强调生生之道,但是当生与义冲突时,鲜明地主张舍生而取义,因为舍生是为了更多人的生。中华文化强调和谐圆融,但也明确指出“和而不同”的前提是“君子”。中华文化强调以情待人,但也明确规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二是由于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深刻影响,中华文化的很多特质亟待激活和弘扬,所以我们今天才需要实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程。也就是说,我们在谈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可能贡献的时候,也就意味着首先自己需要好好传承和弘扬它。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
责编/张寒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