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汉堡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开幕。一般认为,会场内的冲突会让本次峰会的成果变得不可预期。来自美国的逆全球化为峰会主题蒙上了阴影,德国作为东道主做了很多工作,以对抗特朗普主义。其中包括中德强化经贸合作,欧盟和日本在峰会前夕签署了内容广泛的贸易协定。
世贸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在峰会前呼吁全球各国通过更开放的贸易政策促进全球经济发展,而不是通过贸易壁垒的方式,让全球市场陷入贸易保护主义的分割状态。
但是所有这些,看来都难以打动美国。而且,没有美国参与的全球市场,看起来是不完整的,也难以实现本次峰会的主题目标“塑造联动的世界”。
特朗普来到汉堡,可不是为东道主德国站台的。他参加峰会的看点有三个:作为峰会最重要的成员之一,参加峰会是责任;二是和俄罗斯总统举行“双普会”,吸引的关注甚至比整个峰会还高;三是特朗普要参加一系列的重要峰会,以期达到特朗普习惯用双边会晤达到的目标,其中就包括中美两国元首的第二次会晤。
因而,会场内的全球化目标和美国对此目标的漠视,会成为20国难以化解的矛盾。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除美国之外的其他19国似乎都和德国站在一起,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支持全球化。但是,这些支持要落实到行动,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对具体的国家而言,和美国达成双边的贸易协定,也未尝不是“曲线救国”的可行之策。
毕竟,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国,特朗普时代的美国也走出了危机态势。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确有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但也并非绝对的闭关自守。特朗普追求的是多边自贸协定的协定,通过双边自贸协定去解决美国面临的“不公平”。所以,也不能简单地将特朗普时代的“美国优先”视作贸易保护主义。如果美国反对全球化,特朗普完全可以不来汉堡。从德国到日本,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担忧,其实有着复杂的内因,与其说是担忧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还不如说是对美国不愿承担西方世界领头羊的焦虑和恐惧。因为除了美国,西方世界还没有哪个国家都够填补美国留下的空缺。
相比下,中国和俄罗斯对美国就没有这样的负担。因为,中美可以在相对平衡的心态下,就双边贸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化谈判,双方“百日计划”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本次G20峰会,“习特会”除了谈贸易,还可以谈双边、区域、全球等一揽子重大问题,如朝核问题的解决等等。
所以,德国、欧盟和日本对美国的担忧,除了对特朗普“美国优先”的不安,更多是对美国主导、欧日配合的全球秩序沦落的焦虑。
美国不愿意再当西方世界的盟主,在更大的江湖依然会有自己的位置,这正是特朗普和中国解除南海警报并和俄罗斯和解的主因。留给欧盟和日本的是,只能抱团取火,而全球化成为其催化剂。
其实,全球化已经成为大势,谁也无法阻挡。全球化是世界的全球化,美国凭借一国之力也难以阻挡。其实所有人都明白,特朗普反对的不是全球化,而是不利于美国的全球化。“美国优先”也建立在全球化为美国服务的基础上。就此而言,德国也好、欧盟也罢,包括日本,对于全球化的担忧,其实有些杞人忧天。他们主张的全球化,只是希望能够接过美国的领导地位——这样的全球化何尝不是他们利益优先的全球化呢!
相比G20峰会场内很难解决的众多难题,包括德国在内的欧盟应该更关注场外的麻烦。汉堡G20峰会场外,超过1万民众(其中来自欧盟其他地方的人士8000人)举行反特朗普和反G20示威,并迅速发展成暴力冲突。这和2010年多伦多G20峰会以及2001年热那亚的G8峰会有得一比。
西方世界尤其是欧盟的街头民众,已经到了什么都反的地步。被西方世界引以为豪的民主已经轻率地讲英国“踢出”欧盟——英国和欧盟只能无奈地进行痛苦的脱欧谈判;美国民众则选出了让西方世界和全球都很头疼的特朗普。可见,西方世界管好自己的事,尤其是如何不让民主这个“好东西”失控,才是当务之急。
(张敬伟,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