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我国居民人均GDP增长较快,2016年超过8800美元。但新形势下,居民收入增长仍面临诸多困难。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最根本的是要践行新发展理念、做大经济“蛋糕”;最直接的是把富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检验标准;最关键的是要强化富民导向、创新富民举措,多点发力、整体推进,做好富民这道“必答题”,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
加快富民增收,首先必须重视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由“低端”向“中高端”转变。产业发展的层次直接决定财富的积累,从而直接影响分配。要坚持以创新为引领,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增加值产业和品牌经济,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只有企业赚钱了,职工增加收入才有可靠的支撑。要紧紧抓住自主创业这个“牛鼻子”,通过降低创业门槛、完善创业政策、优化创业服务、营造良好创业氛围,鼓励有创业意愿且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城乡各类劳动者积极创业。
加快富民增收,必须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新型城镇化既是城乡协调发展之路,也是富民之路。要积极推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向“新市民”开展针对性强的就业培训,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好的社会保障,不断提升他们的生产、生活技能和融入城镇生活的心理认同,圆他们的“市民梦、安居梦”。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构建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体制机制,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惠及更多城乡群众。
加快富民增收,必须突出比较优势,推动“资源”向“资本”转变。现阶段,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偏低,对富民增收的贡献度和拉动力不足。要因地制宜,跳出区域局限和路径依赖,充分挖掘利用自然资源、人文环境等特色优势,结合新信息技术、新消费需求,积极拓展“互联网+”“旅游+”“生态+”等新模式新业态,注重植入生态、绿色、乡愁、文化等元素,打造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提升群众增收活力和空间,真正让资源转变为资本和资产,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要紧紧抓住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等引领性强、撬动性大的关键性改革,采取措施强力推进,着力疏通堵点痛点,释放改革富民惠民效应。目前低收入人口中,因病因残因灾致贫、返贫的比重较大,对这部分困难群众要倾注更多感情,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下一番“绣花”功夫,集中力量啃“支出型”贫困这块难啃的“硬骨头”,走出“今天脱贫明天返贫”的怪圈。
加快富民增收,必须优化公共服务,让“隐性财富”更好地发挥“显性效应”。富民既要从收入端衡量,又要从支出端来考量。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是老百姓的“隐性财富”,这方面的保障水平提高了,可以大大减少居民支出,增加他们收入的含金量。要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以大民生视野回应群众关切,将更多的财力投向公共服务领域,为百姓提供更多公平、普惠、优质的公共产品,做到“保障按照需求做,服务跟着百姓走”,让群众生活更有质感、预期更加稳定。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体育、休闲等“幸福产业”,精准定位服务项目和标准,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作者为江苏省政协主席 蒋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