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报告,农民工群体已成为我国产业大军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然而,农民工特别是建筑行业农民工的欠薪问题,一直是屡遭社会诟病的顽疾。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开展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记录建筑工人的身份信息、培训情况、职业技能、从业记录等信息,逐步实现全覆盖。”近期,全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正式上线,使《意见》得以有效落地执行。
农民工欠薪问题在建筑行业表现尤为突出,全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的上线运行,有着多个层面的积极意义。
从民生层面讲,这个实名制管理平台可以实时记录农民工进出工地、考勤、工资支付等信息,发生劳资纠纷时,这些信息可作为真凭实据;借助于实名制管理平台,每一位工人都有自己的工资专户,银行直接向农民工发放工资,有助于防止欠薪。实名制管理平台以技术手段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实际上是保障了农民工群体及其家庭的生活,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从政府层面讲,现代国家的治理目标是以人为本,追求的是实现人的发展与幸福,彰显社会公正。现代国家治理除了法治等制度层面的建设外,还应该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特别是依托互联网技术,提升国家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能力。通过技术手段收集农民工的相关数据,整合建筑公司、银行等多方力量共同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体现了现代国家治理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实现社会公正。
从经济发展层面讲,在“用工荒”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的背景下,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问题,可以有效地保持劳动力供应,将劳务费用稳定在一定水平上,避免劳动力过度流失带来“用工荒”,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劳动力短缺对经济下行的较大压力。同时,也为保障其他行业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可参考的解决办法。
从城市化层面讲,解决好农民工欠薪问题,将使部分有意愿、有能力在城市扎根奋斗的农民工,尤其是第二代农民工看到留在城市的希望,从而实现稳定就业,在城市长期工作生活下去,实现向市民身份的转化。这有利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实名制管理平台的上线,为解决建筑行业农民工欠薪问题、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可能性。但也要看到,管理平台依赖的是大数据,受网络等基础设施条件的限制,一些偏远区域不成规模的建筑工人群体很可能使用不了这样的平台。如此一来,数据的不完善势必影响到平台实际运行的效果。因此,彻底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还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
地方政府要担负起更多的职责。从近几年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而引发的一些社会问题看,尽管国务院几次专门发布指导文件,但个别地方政府仍无法有效履行政府职责,凸显了其治理能力的不足。在维护基本的社会公正和秩序方面,地方政府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探索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时,不仅要考虑技术问题,在农民工的择业、薪资水平、医疗、福利等方面,都应该有配套政策和执行流程,让农民工享有同等市民待遇,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
推动农民工欠薪问题法治化、制度化解决。在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时,要多从法律层面做些思考。要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纳入到法治轨道,为被恶意欠薪或因公司资金链断裂而遭遇工资拖欠的农民工提供有效的司法救助渠道,为有需要的农民工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积极引导他们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工会要发挥好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进城务工人员逐年增长,农民工转化为产业工人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各级工会组织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不应该缺位。在推动政府建立工资保障金制度、农民工生活救助制度、欠薪报告制度等保障机制方面,工会要发挥与其职责相匹配的作用。同时,加大对包括建筑用工单位在内的主要用工企业的监督力度,利用技术平台的优势,协助执法部门惩治不法劳务用工企业。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参考文献】
①国家统计局:《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国家统计局网站,2017年4月28日。
责编/杨鹏峰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