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就是要通过生动和鲜活的具体形象来表现、展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促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具体、深刻和全面地把握、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立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借助现实人、事、物,以及一切艺术手段,通过一切可行的形象化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展开。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形象化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 、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的概念,指出“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义丰富深刻,我们在培育和践行过程中要着力使之更加贴近生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问题,可以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加以实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就是指通过更加生动和鲜活的具体形象来表现、展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促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具体、深刻和全面地把握、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核心价值观的形象化问题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凝炼和固化在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方方面面,从而孕育出了极富民族特色的“中国形象”。如古人以玉喻君子,曰君子如玉,温文尔雅,百琢成器;又如中国传统建筑,亭台楼榭,天圆地方,则寓意着中华民族崇尚天人合一,刚柔并济。现代文化也是如此,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形象彰显的是中华民族傲然鼎立的自信;新时期“一带一路”倡议则展示了中华民族包容天下的情怀;等等。
由此推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问题,也显然可以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加以实现。一方面,就表现形式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诸多精神内核可以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加以物化、固化、具体化、形象化,如通过艺术作品进行特定的形象塑造,通过纪念场馆、历史遗迹进行特定的精神诠释,等等。另一方面,就传播路径而言,既要通过传统的新闻、影视、艺术、展览等形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形象化解析,也要善于利用现代通讯信息技术大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把握好表现方式和传播路径两个要点,才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问题做好、做透。
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
从国家层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描述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就要求国家行为应围绕这一精神内涵展开,应彰显出最清晰、最重大、最引人瞩目的方面。事实上,我国近年来的多项活动举措也都力求从国家层面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具体化、形象化。比如,北京奥运会举办、上海世博会举办、神舟系列飞船升天、国产航母下水、国产大飞机上天等,无不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有力地展示了中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形象。不仅让国人充满自豪和自信,更让世界人民更清晰地认识了中国形象。
另外,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已经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也是宣传和展示民族精神和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为此,中国应该积极推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拓展,借以进一步从国家层面表现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考虑到由于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分歧,西方国家一直对我国存有一定的偏见,中国就更加应该致力于让传统文化“走出去”,以形象化的方法向世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明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展示中华文明的璀璨成果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诸如孔子学院和《孙子兵法》,唐诗宋词的壮美、陶瓷丝绣的润泽……无不凝练和沉淀着民族智慧和精神火花,并感染着现代人的思想、情操。中国就应该从这些宏观层面借助传统文化向现代社会发出铿锵之声,更好地向当代青年、向广大群众、向全世界宣传中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文化理念和文明维度。
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
从社会层面来说,“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表述。为此,整个现实社会环境和网络虚拟社区都应该积极响应参与,不断进取,创新路径,凝聚社会正能量,唱响社会主旋律,树立社会新风尚。就社会层面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要致力于扎根现实,直面生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一切可行的形式和路径表现出来,具体化为活生生的事例、活生生的形象。这方面习总书记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习总书记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精神内核进行阐释时,就以活化的语言使之更加形象生动,如“既要打老虎,又要拍苍蝇”、“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滚石上山”、“抓铁留痕”、“拧紧‘总开关’”等。这些语言源于生活,充满生活的智慧,阐释的精神主旨却高远深刻。
事实上,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就是要扎根现实生活的沃土,纵览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社会文化和文明,将优秀的中华精神在现代社会中渗透进去,再活化出来,继而创新出新的成果。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同样给出鲜明形象的指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就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化指明了方向,我们既要活学,又要活用。要借助文字、绘画、音乐、影视、建筑、遗产,以及互联网、多媒体、大数据、自媒体等源于生活的各个方式和渠道亲身操练,了解和认同、活化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2017年度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就是一部通过典型人物塑造来形象化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作,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附着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身上,其效果也受到社会的普遍赞誉,赢得了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同。
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
从个人层面来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因而弘扬典型人物的崇高精神和优秀人格就成为了这一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的有效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也曾给出过指示:“必须高度重视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着力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人格象征。”为响应习总书记的指示,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工作,就要积极利用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重抓好党员干部、公众人物等一些有影响力的典型群体向广大青少年、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展示先锋模范作用。
为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搭建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舞台以展示先进典型。这个舞台既可以源于现实领域,也可以源于艺术领域;既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真实的人物和事迹加以宣导和传播,如个人先进事迹报告会等,也可以通过艺术化形式进行形象塑造,以艺术作品表现出的榜样人格影响和感化广大社会受众,继而形象化地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形象为例,新世纪以来上映的一些“红色”影视作品,如反映革命者大无畏精神的《智取威虎山》、反映红军不怕困难争取胜利的长征题材作品《勇士》等,无不形象化地展示了何为“爱国”,以及这个国家为何值得我们深爱。这些方式都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践行力。
(作者为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孔学堂重大项目“当代道德观构建与传统美德转化研究”(项目编号:kxtzd20150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刘书林:《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重要关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第9期。
②吴静、颜吾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红旗文稿》,2017年第7期。
③马建军、周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路径选择》,《理论导刊》,2014年第7期。
责编/温祖俊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