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学术视野 > 社会 > 正文

抓住医生培养“牛鼻子”,破解“医生慌”

半亩方塘 彩

这几天,教育界与医疗界一件大事发生,《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印发,这意味着在原教育、卫生部门协调机制基础上,我国建立了中央和省级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医学教育宏观管理协调机制,也意味着,未来我国医疗人才培养的理念、方法、机制都将会出现重大变革。

如何解读这份意见,几个亮点值得关注:

其一,这是通过顶层设计进行的,跨部门人才培养方案。别小看跨部门合作,长期以来,在我国人才培养,尤其是专业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瓶颈就是部门之间协同不够。以医生的培养为例,医学人才培养属于教育范畴,由普通高等学校以及部分高职院校承担,归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但是医学生的临床实践、实训,则要在临床医院进行,而临床医院则由卫生部门主管。因此,长期以来,除了部分下设附属临床医院的医学高等院校的学生能够较为畅通地完成从学习到实训的整个过程之外,其他不设附属临床医院的高校医学毕业生在临床实践时,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实际困难,而这也造成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医学人才培养,理论能力强,但实践能力稍显不足的弊端和障碍。

专家们始终呼吁,要想打破这一弊端和瓶颈,必须医疗和教育主管部门从顶层打通,协同设计,联合推进,才能真正实现医学人才从书本培养到临床实践的无缝对接,也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从日前下发的这份文件中,我们看到了医教协同在理念与机制上的突破。可以说,这真正抓住了医疗人才培养的牛鼻子。

当然,医学教育改革涉及招生录取、培养培训、使用激励、考核评价等多个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改、财政、人社等多个部门协同支持。为进一步统筹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在原教育、卫生计生两部门协调机制基础上,建立中央和省级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医学教育宏观管理协调机制,是这次改革的重要方向。

其二,“5+3”一体化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提法值得关注。

我们知道,临床医生作为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要求很高的专业人才,必须靠“学中干”来实现“干中学”。国际经验表明,培养一名临床医生,须经历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包括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继续教育三个阶段。其中,毕业后教育,特别是住院医师培养,是实现学生向医生转变的关键环节。

但当前,我国的医学教育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职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不少医学专业的毕业生缺乏足够的实践能力,到了临床无法胜任工作。5+3的培养模式意味着,5年本科医学院教育合格者都须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3年统一标准的、严格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就意味着,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其三,全科医生的培养令人眼前一亮。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执业(助理)医师319万名,其中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仅占51%;我国全科医生仅占医疗队伍总数的6.6%,而这一比例在欧美发达国家为30%~40%。尽快补上全科医生的短板,是关乎我国医生队伍建设,关乎健康中国的大事。而且也是未来我国能否普及家庭医生的关键点。

能够成为全科医生,需要在多科室轮岗,而且经历严格的科室考核、经过系统的规范化培训。这就需要改变学生在理论学习结束后直接进入专科的路径,系统搭建理论学习——住院医师——专科医师的系统培养路径,完成从理论学习到全科医生,再向高水平专科医生迈进的整个过程。

期待,改革之后的医学人才培养机制能够为临床输送更多高水平的医学人才,为健康中国助力。(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半亩方塘工作室 赵婀娜)

[责任编辑:孙易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