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晋江主体功能区规划图
这里,是晋江入海的地方。
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这里,是著名侨乡、品牌之都。
这里,就是大美晋江!
连续23年位居福建省县域经济总量第一位,第十六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前十行列,“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国家生态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这一系列的荣誉,是外界窥探晋江的一扇窗户。
“改革开放前,晋江土地贫瘠,资源贫乏。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在爱拼敢赢的精神引领下实现逆袭,取得了超乎寻常的发展”,晋江市委书记刘文儒深有感慨。2016年,晋江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44.24亿元,同比增长7.8%……而这背后攻坚克难的种种,值得思考。
人民论坛: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晋江经验”15周年,15年来,晋江人敢为人先,爱拼善赢,不断丰富发展“晋江经验”,成功走出了一条全面发展之路。当前,在全面推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过程中,晋江发展的思路举措、创新实践及亮点成效有哪些?
刘文儒: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七次到晋江调研后,于2002年总结提出了“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五大关系”的“晋江经验”,为我们全面推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提供了指引。2002-2016年,GDP从258亿元到1744亿元,年均增长12.6%,财政总收入从16亿元到201.02亿元,年均增长18.3%。今年1-5月,GDP完成674.12亿元,增长9.3%,财政总收入87.05亿元,增长8.1%,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不仅仅是经济领域,晋江在城市建设、民生福祉、改革开放、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方面也是多点开花、亮点纷呈。
应该说,“晋江经验”的最大特色是实体经济,政治优势是党的建设。所以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始终立足特色、发挥优势,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党建与发展两手抓、两促进”。
一方面,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统筹带好“三支队伍”,努力“把党建工作做成现实生产力”。一是带好企业家队伍。深入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行动“领航计划”,同时也注重给“创二代”们提供发展空间和施展舞台,让这些心怀梦想、独具情怀的企业家们成为晋江经济发展、赛事申办等的坚强后盾。像今年创新发展大会上,劲霸老总洪忠信说的“做一件事、立一项志、创一辈子”就是晋江企业家的很好写照。二是带好干部队伍。“晋江经验”提出15年来,晋江用1.5倍的干部数量增幅(行政干部从2137人增长到3280人),驱动了6.8倍地区生产总值增量、12.6倍的财政总收入增量,可以说,我们共同创造了一个“晋江奇迹”。三是带好人才队伍。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也是补齐当前晋江企业创新能力偏弱的关键,所以我们把“人才强市”作为新一轮发展的三大战略之首,深入实施“四大人才计划”,“以产引才、以才促产”,坚持“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全力引育一批多层次、多元化人才,为晋江新一轮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另一方面,紧紧咬住实体经济不放手。形成了“先进制造业立市,高新产业强市,现代服务业兴市”的发展思路。一是先进制造业立市。全面融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质量行动”等发展战略,持续发力产品、技术、品牌、管理和商业模式“五个创新”,努力把传统制造业打造成先进制造业,真正守住这一看家宝。特别是把握申办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等重大赛事契机,引导运动鞋服等传统产业发力“体育+”,向体育产业两端延伸,打造体育全产业链。二是高新产业强市。除发力传统产业外,近年来,我们全面发力高新产业,以晋华存储器项目、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为依托,围绕集成电路、石墨烯等新兴产业寻求突破,做足全产业链配套,开展全产业链招商,集成电路成功引进矽品(总投资56亿)、芝奇(总投资10亿)、美国空气化工(总投资3.5亿)等一批产业链配套项目,有望打造新的千亿产业集群,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三是现代服务业兴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数字经济、科技服务、健康教育、文化旅游、赛事经营等高端业态,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开展主辅分离,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大企业、大市场、大平台,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比翼齐飞。全力构建“制造与创造融合、传统与新兴并重、二产与三产并举”的晋江新实体经济。
同时,在推动产业创新转型的过程中,全力推动政府角色转变。不断发扬政企互动的优良传统,全力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当好“三个角色”,为“政企互动”注入了新的内涵。首先是“引路人”。从“质量立市”“集群上路”,到“品牌上市”,再到目前的“创新驱动”战略,我们在不同发展阶段、在每个关键节点,都因势利导,提出不同发展战略,帮助企业找方向、定航标。其次是“推车手”。在企业发展遇到困难、瓶颈,及时帮一把、扶一把、推一把,做到政策更精准滴灌、平台更高效便捷、氛围更宽松和谐。特别是我们把非公党建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推动非公党建区域化、行业化联动发展,真正把非公党建做成现实生产力,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红色动力”。最后是“服务员”。注重转变角色、转变职能,坚持“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服务理念,在依法依规、不贪不占前提下,大胆接触企业、大胆为企业谋利,以最快速度响应企业需求,以最大限度支持企业转型,以最强力度服务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