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主导力量和阶层情况分析,官员是掌握公权力者,其价值观和行为深刻影响着社会前进的方向及其品质。毋庸讳言,中国历代王朝从没有建立起真正符合人类发展方向的精神世界和价值系统,因而无法遏制官员的权力腐败。也就是说,既然“学而优则仕”“千里当官为了吃穿”“一人当官鸡犬升天”……那么,等级利益就是官员乃至全社会的动力系统,甚至是原动力。
换言之,历代王朝一再强化“官本位”,导致权力通吃的严重问题,并由此导致体制内关系紧张,社会矛盾与阶层冲突严重,其根本原因就是大众扭曲的价值追求。为什么聪明的中华民族原创性如此之弱?这与民众“权力通吃”的扭曲价值追求有关。当官可以获得一切,怎么可能有人醉心于科学文化的创造?没有文明创造力,一个民族就不可能立身于人类文明的制高点起引领作用。
作为带领中华民族追求大国跃升的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同志充分认识到我们这个民族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并且花大力气推动民族人文品质的提升和突破。他在十八届中纪委七次全会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去庸俗、远低俗、不媚俗,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这是说政治本色需要人文素养作支撑。更重要的还是限制权力而来的超额利益,利益带有根本性,当权力在制度和规则中运行,当权力受到严格监督,大众观念随之变化,社会价值追求出现分流,即不会再对权力趋之若鹜。这是超越中国历史之举。
总体来看,习近平同志在改善和营造人文生态过程中着力于以下三个方面:
文化品质重建。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认定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重。他把文化自信的突破口放在繁荣民族传统文化与开拓人类先进文化相结合上,以此提升民族文化品质。在复兴民族传统文化方面,重点是抓本质,找到民族文化的根本,比如,习近平同志在山东曲阜、北京师范大学都突出强调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纪念孔子诞辰245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更进一步阐述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在开拓创新文化方面,主要强调文化的交流互鉴,以此为中华文化注入新元素,这已经内含了一种超越制度的文化认同,本身就是超越。
价值坐标重构。前文分别从党内和社会层面分析了新价值坐标的建设问题,包括力戒奢靡之风,找寻更有价值的人生目标和精神追求。虽然这些都有具体的针对性和指向性,比如,要求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境界,引领社会大众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观念,等等。当这一系列理念深入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内心深处,沉淀下来,久而久之就会成长为民族价值系统。所以说,最高决策者在进行顶层设计落实决策过程中,思想理念有着相当的深度和高度,有了这样的深度和高度,就能够推动民族人文品质实现跃升。
精神长征重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圆梦之旅就是精神之旅,没有全民族的精神长征断不会实现宏伟目标。因此,中央加大了精神建设的力度。2016年的几次重要会议的重点均在精神领域。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提出“不忘初心”;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高扬长征精神;六中全会公报与《准则》《条例》,都把信仰信念高高举起。仅此已经看出,由党及民,由社会而民族的精神提升、精神长征已经开启。其起点与落脚点都高度关照民族人文品质、人文素质。
正是着力于文化这个基础,围绕着价值系统展开,我们已经感知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价值系统受到深刻影响,长期坚持下去,无异于一场民族文化启蒙,启蒙让我们思考何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实质,如何实现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