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理响中国 > 正文

绿水青山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改革进行到底·大家谈】

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的第六集《守住绿水青山》,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实践和巨大成效,内容丰富,针对性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绿色发展确立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将建设美丽中国列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个看点,是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源流和发展情况。自20世纪80年代起,无论在什么地方工作,习近平同志都高度重视良好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总是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统一,把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守住绿水青山》中关于福建长汀治理水土流失、浙江建设生态省等内容,反映的就是当年他领导地方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行动。这一时期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思考和理论探索,可从他1992年的《摆脱贫困》、2006年的《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和2007年的《之江新语》等著作中窥见一斑。

正是因为在基层工作时就深刻体会到保护生态环境与民生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才能从“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样的战略高度去理解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二个看点,是系统解读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背景、逻辑和历程。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在人类工业化进程中一直是一对难以协调的矛盾。在快速工业化进程中,我们无论在意识、制度还是能力上,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导致环境遭受污染、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不良后果。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认识到必须从制度上解决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任务,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为此成立了经济体制与生态文明专项小组,负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目的就是要打破部门藩篱,协调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贯彻了从源头到末端全程治理的新理念,先后出台了近40项改革方案,搭建起我国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

《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三个看点,是在肯定巨大成就的同时直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过去几十年,我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工业化进程。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环境监管不到位,导致恶意污染环境事件频频发生。内蒙古阿拉善盟腾格里工业园区违规排污,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违规开发导致生态破坏,长江因承受不起缺少保护的开发而“病了”……这些问题有些是由于法治不健全,更多的是由于执法不力、问责缺失。难能可贵的是,本片没有回避这些问题,而是对此进行了如实呈现和客观分析。

可喜的是,在过去5年中,我国正式向环境污染宣战,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下,完善了相关法律法规,先后出台了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与此同时,加大执法力度、铁腕治污,对污染者和监管者严厉问责、追责,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不利局面在总体上得到了控制,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显著改善。

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走在路上,相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系统的制度保障,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建成山川秀美、美丽富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中国——这也是令人魂牵梦绕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高世楫 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焦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