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各区的工作吸引力
理想中的工作区主要依赖于城区的工作资源配置,朝阳区海淀区最受欢迎。调查显示,当问及“您更希望在北京的哪个区工作?”时,朝阳区(22.43%)、海淀区(20.65%)、东城区(18.43%)、西城区(13.12%)优势明显,尤其是朝阳区和海淀区占比最高,且在对不同年龄、学历、是否有北京户口、是否有子女四个变量进行交叉分析后都得出一致的结论。朝阳区拥有国贸CBD核心区、奥林匹克公园核心区、垡头环渤海总部商务基地、金盏金融服务园区、大望京科技商务创新区等重点发展区域,现代商务服务和国际金融功能突出,注册企业和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名列前茅。海淀区是科技文化中心,不仅拥有最多的高校资源,还拥有以中关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腾讯、百度等知名互联网企业均落户海淀,还有大量的创业公司。而东西二城主要以各大部委和央企总部为主,就业机会相较朝阳海淀偏少。但同非“东西朝海”外的区相比,仍旧优势明显,可见其他区在工作吸纳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
北京居民在选择中意的工作地时更看中以周边配套为代表的因素,而非行业、交通等因素。调查显示,当问及更希望到中意的区工作的原因时,“办公区域周边配套完善”(63.07%)和“周边休闲娱乐设施完善”(59.71%)是占比最高的两个选项,这说明北京居民更看中工作环境及周边休闲娱乐配套,希望在工作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享受工作时光和休闲时光。而行业、交通和居住地这三个客观的现实因素对居民就业选择的影响均不超过50%。因此,要提升就业吸纳能力应当主要从区域规划着手,有意识地打造商业集中区,并完善周边商业及休闲娱乐配套设施,并引导商业快速发展,全方位提升就业吸引力。
理想中的工作区域和生活区域的关系
最希望工作的区和最希望生活的区整体上比较一致,都以朝阳区、海淀区、东城区、西城区这四城区为主,但按不同群体区分来看略有不同。相关分析显示,北京居民对于理想的生活区和工作区选择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首先,无论是否城六区居民都更希望在城六区工作和生活,城六区居民对于在城六区工作和生活的倾向性更高,非城六区居民对于在城六区工作和生活的倾向性低于城六区居民,而且对非城六区的认可度略高一些。其次,无论是否具有北京户口,都希望在东城、西城、海淀、朝阳工作和生活。交叉分析显示:京户更倾向在东城区和西城区生活,非京户更倾向于在海淀区和朝阳区生活;工作方面,无论是否京户都最希望在海淀区和朝阳区工作,其中非京户的意向更强。第三,不同婚姻状况的群体整体具有一致性,其中未婚者更愿意在朝阳区工作和生活。第四,是否拥有子女对北京居民生活地的选择有影响,而对工作地的选择没影响。第五,学历和年龄的影响比较一致,都呈现出以“东西朝海”为主,其中低龄、低学历者偏向东西二城,高龄、高学历者偏向朝阳区和海淀区。
未来发展与预期
对于未来的北京,受访者有多样期待
受访者乐观看待北京各区的发展前景。虽然普遍看好“东西朝海”,但也对本区域的发展呈乐观心态。当受访者被问及“您最看好北京哪个区的发展”时,超过八成的受访者选择了中心城区:东城为18.51%,西城为12.24%,海淀为21.59%,朝阳为21.08%,丰台和石景山分别为6.53%和4.78%。但同时,当受访者回答“您对目前居住的区未来发展趋势持何种态度”时,分别有48.17%和40.10%的受访者选择了“非常看好”和“比较看好”本区域的发展。可见,在金融、科技、医疗、教育等领域有卓越表现的中心城区得到了北京居民的广泛青睐,北京居民也相信,通过找准功能定位,发掘特色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北京的各个区都可以依托自身特色实现集聚效应,助力北京打造“高精尖”经济结构,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同时,也为自己创造出独树一帜的发展路径。
近半数的受访居民表达了缩小差距、促进公平的期望。当受访者被问及“您对北京各个区的发展有什么期待?”时,有49.61%的受访者都认为北京的城市规划应该“均衡各区发展,缩小差距,促进公平”,培育周边城区改善基础设施、吸纳高端产业、汇聚高端人才的能力,让发展相对缓慢的周边城区步入与中心城区协调一致的发展轨道。48.33%的受访居民认为建设未来的北京城应该明确首都的战略定位,促进首都转型升级,注重“疏解城六区资源,缓解人口环境压力”,统筹考虑城市规模的瘦体健身,为中心城区减压减负,建设和谐宜居之都。另有47.87%的受访者期待“在城六区外新建医院、保障房,新增学位”,采取多样化、全方位、高层次的民生保障新举措。此类需求反映了北京的民生事业仍有许多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暴露了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与配置不均衡并存的问题。
北京居民对彰显区域特色和加强区域协作也有期待。首先,在明确区域定位方面,有38.56%的受访居民认为应根据具体情况,为每个区划出主攻的重点区域和主打产业,让“各区功能定位更加清晰,彰显特色”。有的区域占据了最好的位置和最优质的资源,却要发展低层次的业态,不符合首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发展目标。其次,明确了功能定位还要注重加强区域合作和区域联动。35.68%的受访者认为要“统筹协调资源,打通各个区间沟通协作渠道”。想要“疏非控人”却不注重合力,追求产业转型升级却不看重联动,很难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让改革见到实效。此外,由于北京市劳动者跨城区通勤的特性,有26.02%的受访者认为北京的城市建设需要“立体化交通建设,提升各个区间通勤物流效率”。通勤路上舟车劳顿,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的幸福感,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的平均通勤距离为19.20公里,居全国之首。而若要缩短通勤距离,减少通勤时间,除了提高通勤速度,还需要从“线跟人走”向“线引人走”转变,发挥轨道交通、公共服务引导城市科学合理布局的作用。
既要注重新区利用效率,也要注重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北京中心城区地域相对狭小,发展空间有限,多种功能高度集聚,造成了严重的“大城市病”;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对交通、住房、医疗、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建设城市发展新区,疏散城市中心区域的产业和人口是治理大城市发展难题的重要抓手。在此次调查中,有15.06%的受访者认为应“加大各个区,尤其是主城区外的开发利用率,拓展发展新空间”,发挥疏散功能承接地的作用。但新区建设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此次调查中,有6.22%的受访者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弱的地区”的期望。在第一产业层级,优先发展以观光农业等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伸拓展农产品加工、贮藏、流通的产业链;在第二产业方面,重点发展高科技含量、低消耗污染的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第三产业方面,积极培育和发展物流业、旅游业、会展业、文化产业以及房地产业等现代服务业。
北京居民对未来的发展预期有群体性特点
在此次调查中,受访居民还对未来北京的各项社会功能进行了预期打分,主要包括社会治安、社会活力、自然生态、科技创新、商业金融、社区服务、资源节约、医疗卫生、工作通勤、文化教育、生活成本等领域。通过对数据进行交叉分析,我们发现北京居民的未来预期有群体性特点。
首先,北京户籍的受访者预期北京将提供“非常好”的“社区服务”;非北京户籍的受访者并不如此乐观。我们将受访者的户籍情况作为自变量,受访者的“社区服务”功能预期作为因变量,进行数据的交叉分析。47.66%的北京户籍受访者认为北京市未来将提供“非常好”的社区服务,相比,只有39.25%的非北京户籍受访者认为北京未来将提供“非常好”的社区服务。反观对北京市社区服务预期呈消极态度的人群,只有6.64%的北京户籍受访者认为未来北京将提供“非常差”或“较差”的服务,而持此种消极态度的非北京户籍受访者比例为9.77%。由此可以推断,是否拥有本地户籍对受访者能否得到北京当地的“社区服务”以及能够得到何种品质的“社区服务”存在一定影响,并将影响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预期。
其次,收入越高,对北京的“商业金融”功能越乐观。我们将受访者的家庭每月总收入(未婚者的家庭收入包含父母和自己的收入)作为自变量,受访者对北京“商业金融”功能预期作为因变量,进行数据的交叉分析。分析发现,随着受访者家庭月总收入的增高,认为北京将提供“非常好”的“商业金融”服务的受访者的比例也逐渐上升,由此可以推断,收入越高的北京居民越期待从城市的“商业金融”活动和服务中获得满足。
【执笔:人民智库研究员 刘 明 王 虹 制图:石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