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中,大城市边缘区基础建设不应只考虑到自身发展,而应将城市核心区域与乡村地区考虑在内。在大城市边缘区基础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与城市核心区域相互统筹,尤其是在资源投入方面,应避免资源重复建设。
【关键词】大城市 边缘区域 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体化进程中的敏感区域,城市边缘地区在整个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但已逐渐成为城市空间扩展中最容易受忽视同时又最重要的一个整体。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改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无序状态,改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并提出相应的前瞻性对策建议,是目前发展大城市边缘区域城乡一体化的一项重要工作。
统筹城乡一体化规划基础设施
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中,大城市边缘区基础建设不应只考虑到自身发展,而应将城市核心区域与乡村地区考虑在内。在大城市边缘区基础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与城市核心区域相互统筹,尤其是在资源投入方面,应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同时,也应以城乡一体化为目的,将边缘区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作为不同边缘区的共同发展目的,依据不同的边缘区的特征及条件,建立完善的城市与乡村集聚发展体系,在吸引人才的同时,带动边缘区域经济的发展。
边缘区域开发首先应对空间位置进行有效整合,实行“点—轴—面”的联动发展,以点带动轴的合作,以轴促进面的发展。开展边缘区域城乡的“共生面”,就是以边缘区域城乡之间的合作共生为基础,集合各地区的经济特点,打通区域内交通大动脉,制定合理的交通战略规划,将边缘区域城乡的交通发展视作一盘棋。对于当前那些运输和交通能力较佳的公路网络系统,应该继续扩大并向周边辐射,将边缘区域城乡整合成周边交通大动脉的辐射区域。
加强城镇水系统建设,引入水系统工程的投入,加快边缘区域完善的供水网络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的电力、天然气建设,统筹城乡边缘区的电信建设,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全民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以边缘区域县镇为中心,高标准推进边缘区域的基础建设。
制定好边缘区域城乡整体布局发展,加快边缘区域城乡的排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完善边缘区域服务能力建设,鼓励边缘区域城乡公共设施的建设向贫困区域发展延伸。加大边缘区域的通讯设施建设,保障信息的通畅性。加快交通道路绿化工程和生态体系建设,提高生态承载能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水流域综合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快城乡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城乡总体生态环境质量。引导边缘区域城乡的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加大规模化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推进废弃物再利用和资源化。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资金引进中各地政府应起到导向作用,坚持市场运作原则,多元多渠道的获取基础建设的资金及资源。在基础建设中,引入更多的资金建设边缘区域的相关产业,对一些利用民间资金建设基础设施的项目,政府应给予政策的大力支持,这样就能鼓励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此外,还应放开市政公用实施的经营市场,鼓励社会资本及集体经济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积极地吸收民间资本和金融机构的资金,推进市政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推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建设
提高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社会救助金额,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最低生活水平,加大保障金的投入,保证保障金的足额发放,根据当地的情况,加大保障金的实施防范力度,完善保障金的参保及发放体系。对由于突发事件造成经济困难的住户,应该采取紧急救助措施,为保障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能够切实落实到位,必须构建稳定可靠的社会保障资金机制及运行监管体系。为此,可以将社会保障资金纳入到财政预算体系中以便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建立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医疗制度,建立新型农合医疗体系,加大新型城乡合作医疗的使用范围,依照分类指导、分类实施的思路,将各区县参与到城乡的医疗保险分类,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政策加以扶持,保证新型城乡医疗体系的顺利实施,保证城乡居民的享受医疗权益。
在户籍制度方面,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户籍制度一直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瓶颈因素,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首先改革户籍制度,针对边缘区的城镇居民,采取统一、公平的居民福利制度。对于农村居民则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申请城镇户口。在城市边缘区,针对外来务工人员,采取较为宽松的准入政策,制定一定的外来人员的综合评定体系,对于各项测试项加权评分,准许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申请。
在土地利用制度方面,赋予边缘地区用地指标,对边缘区域的土地采取各项方法合理开发,对于优秀的项目应该积极地配合相关机构与当地的居民协商,优先供地。积极实施土地承包的合法化,使集体土地能够合法的流转,同时也可以将原有的宅基地置换成为产权住房,边缘区域的非农用地,可以与企业联手开发经营,建立集体土地的共享机制。
在文化制度体系建设方面,完善边缘区域的教育、文化建设,在思想上,要认识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性及发展对策。树立共享理念,通过沟通交流,保障每个居民都能够认识和认可城乡发展的共享思想。
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推动劳动力合理就业
由于农民的整体受教育水平远远赶不上城镇的水平,导致了农民的自身整体的素质及技能低于城镇居民,也使得在获得就业机会方面,落后于城镇居民。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平的参与教育和劳动就业机会,应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统筹教育、劳动等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民的技能,建立农民工职业教育制度,拉动式培训机制,建立健全农民工的新技能培训体制,加快农民工的劳动力转移,促使农民工跨区域的合理流动。
在农民工就业择业过程中,应切实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避免使其遭受各种不公正的歧视。建立一个城乡间公平合理的就业离职制度,建立健全农民工的工伤、养老等各项制度,完善法律法规机制,加大劳动监管制度,保障其最低工资待遇,完善劳动合同签署及解除的合理机制,对于一些拖欠农民工工资及变相延长工作时间的问题,必须尽快加以解决。此外,还必须对农民工进行法律知识普及,使其能够运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保障边缘城乡区域居民的就业。积极引导居民就业,发展第三产业,保障边缘居民的就业问题,提供就业培训、指导、咨询服务。尽可能为当地居民争取更多的创业补助及扶持资金。突破传统产业,重点发展创新产业,依托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发展带动边缘区域的旅游业。生态保持比较完善的区域,可以借此发展当地的生态旅游,发展与旅游相关的第三产业。构建统一的旅游宣传标牌,宣传本地资源,整体规划路线展现边缘区域城乡之间的整体优势,进而实现城乡区域发展。
(作者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2017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高层次创新人才扶持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72400410004)成果】
【参考文献】
①罗兴奇、孙菲:《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保障机制及协同策略》,《农村经济》,2016年第1期。
②魏后凯:《新常态下中国城乡一体化格局及推进战略》,《中国农村经济》,2016年第1期。
③徐勇:《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治理创新》,《中国农村经济》,2016年第10期。
责编/张蕾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