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边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就必须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整体素质,建立各级教育培训机构、企业和农民工三方共担的人力资本培育机制,增强其融入城市的能力。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 城市融入 素质提升 【中图分类号】K828.1 【文献标识码】A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主要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并在城市生活和工作,但拥有农村户口的青少年群体。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而言,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对城市更加依恋,外出动因已经从“生存型”向“生活型”转变。他们的梦想就是能完全融入城市生活,成为真正的城里人。而要使数量众多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在身份转型的过程中顺利实现市民化,必须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改善其思想观念,增强其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素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也是农民工市民化首先面临的挑战。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整体素质,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在我国独具特色的城市化进程中,只有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民工,才可能彻底实现市民化。一般来说,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存量越高,获得的收入水平越高,留城定居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人力资本的匮乏是造成当前农民工社会融入困境最为重要的内生影响因素之一。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经济方式调整的新时期,如何有效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整体素质和个体的全面素质,对于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素质的提升,有利于解决这一群体边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整体素质,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也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二是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只有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整体素质提升后,才可能获得更好的工作岗位,赚取更高的劳动报酬,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三是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素质的提升,推动着产业技术升级,可以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变发展模式提供高素质的社会劳动力,有利于推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四是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素质的提升,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历史性和战略性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总之,只有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整体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我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本,将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才能真正融入城市。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科技素质水平总体较低,法律意识淡薄
受教育程度低,缺乏专业技能知识,难以适应城市化的职业要求。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科技素质水平总体较低,很大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接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少有机会接受更高层级的教育。与父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文化素养已有较大提高,但与城市居民及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相比要低一些,较低的文化知识水平使他们很难胜任知识含量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因此,必须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专业技能(术)培训,提高其文化、技能水平,使之成长为综合素质较高的现代产业工人,以适应调整落后产能和产业升级的客观需要,增强其就业竞争力,这样才能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谋得一席之地。
思想道德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薄。尽管新生代农民工群体长期生活在城市,但还是从他们父辈身上继承了许多与城市生活不相协调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习惯。同时,经济上的相对贫困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另外,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大都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在受到不公平对待时,往往选择默默忍受。在职业道德方面,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不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能够忍辱负重,工作中表现的不够敬业、不够诚信、不够自律,频繁跳槽。作为新时代的城市建设者,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只有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才能顺利融入城市。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融城”之路是一个漫长的,甚至是伴随终生的过程
与他们的父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来到城市打工,不仅仅只是为了赚钱生存,他们特别渴望融入城市生活。然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现状,严重制约着他们在城市的择业、就业和人力资源的提升。因此,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城市生活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各级教育培训机构、企业和农民工三方共担的人力资本培育机制,增强其融入城市的能力。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自身要转变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从地理空间上的转移,到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的转变,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融城”之路是一个漫长的,甚至是伴随终生的过程。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必须转变观念,打破传统的小富即安的思想模式,认真学习先进文化知识、接受城市先进生活方式,树立积极进取、敢于创新的思维模式。加快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向产业化工人和市民化转变,并顺利融入城市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终身教育体系。产业结构的升级,要求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拥有更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如果只停留在以往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层面,将很快被社会所淘汰。只有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观念,重构自我知识体系,做到工作与学习两不误,才能紧跟时代步伐,真正扎根城市。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素质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作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活动的重要载体,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在新的形势下,靠廉价劳动力获取竞争优势越来越变成一种不可能,企业只有拥有一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大军作为支撑,才可能避免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大鱼”吃“小鱼”的牺牲品。在全面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综合素质的系统工程中,企业只有承担起主体责任,才可能保障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实现安身立命。首先,作为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进行培训的一线,企业在考虑自身需要的同时,还要结合农民工现状,制订出有针对性、实践操作性强的培训计划,坚持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统筹兼顾的原则。其次,企业在最大可能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这一年轻的群体普遍面临的生存困境。企业应在增加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收入、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权益、增加企业的人文关怀等方面作出努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关心他们,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实现与企业的双赢。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强化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生存技能”培训。各级教育培训机构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工意愿为准绳,针对企业的人才需求动向,开展“订单式”培训。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练什么”的原则,开展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所亟需的技能和技术操作培训内容。另外,培训机构还应注重培训时间的灵活性,培训内容的实用性,使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想学就学、学有所用、学用结合、用即见效,见效促学的良性循环,把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就业素质。全面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社会的就业能力、职业转化能力,以及创业能力。
总之,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整体素质对于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探索和实践农民工市民化这一社会研究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又需要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自身的努力,只有在多方面的共同促进下,才能够平稳而有序的推进。
(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本文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资助(项目编号:15JDSZK102)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曾一春:《教育培训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梦》,《中图教育报》,2010年7月5日。
责编/肖晗题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