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信息泄露给国际政治增添哪些新变数

核心提示: 信息泄露受影响最大的领域仍然是与大国有关的国际政治。从信息泄露情况来看,信息的机密程度越高,数量越大,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越大。而这样的信息主要是来自大国,信息泄露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与该国对国际政治的影响是成正比的。

【摘要】信息泄露受影响最大的领域仍然是与大国有关的国际政治。从信息泄露情况来看,信息的机密程度越高,数量越大,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越大。而这样的信息主要是来自大国,信息泄露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与该国对国际政治的影响是成正比的。

【关键词】信息泄露  国际政治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对国际政治而言,信息泄露早已不是新鲜事,自国际关系体系建立以来,秘密信息始终伴随着国际政治的发展和演变。国际政治犹如海上的冰山,既有浮在水面上的,更有隐藏在水下的,一旦隐藏的部分突然浮出水面,必然会对整体造成一定的影响。近年来,西方国家屡屡发生国家机密信息泄露事件,不仅在本国引起轩然大波,更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

信息泄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信息泄露体现了当前国际政治的平民化。早期的国家外交仅限于王室贵族、政府精英之间,民间不仅没有机会参与,甚至连知情都做不到。以往国家信息泄露多是由于高级间谍窃取,或是高官的叛逃。普通公民或一般政府雇员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国家层面的机密。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当前信息泄露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平民化的特点,不再局限于精英、政府高层。维基解密的阿桑奇,泄露“棱镜计划”的斯诺登等,要么完全是政府之外的人士,要么只是政府的雇员,这使得能够获取机密信息的人群越来越扩大。

信息泄露数量巨大,可谓海量。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存储和处理海量的信息,比传统时代纸质文件要多得多。因此,近年来信息的泄露也不是一份两份的绝密文件,而是数量庞大的信息数据。例如“棱镜门”事件中,斯诺登曝光的是美国政府的一整套监听项目,在国际上引起一片哗然。阿桑奇的维基解密曝光的仅是驻阿美军的秘密文件就达到将近10万份。正是因为信息泄露数量巨大,因此才会对国际政治中政治、经济、安全等产生较大影响。由于海量信息的存在,其存储、管理、传输等都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来维持,或需要外包服务商,每增加一个环节,增加一名人员,就会有越来越多的非官方人员接触到有关信息,信息泄露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信息泄露者动机的不确定性,个人色彩明显。近年来的典型信息泄露事件多是来自于民间人士,其泄露动机不一,但是与所泄露信息本身的政治关联并不大。以“棱镜门”事件为例,斯诺登与其泄露的信息之间并无太多利益关系,这些信息对于外国政府的意义远比对斯诺登个人的意义大得多,而泄密者本人并不是出于政治目的,其动机的个人色彩非常明显。也因为如此,斯诺登这样的泄密者被一些人追捧为“英雄”,充分说明了其行为的个人色彩。维基解密的阿桑奇自己认为政府或公共部门的信息应该公之于众,应该是完全透明的,这样才能保证公共治理的合法性,同样是出于个人价值观的动机。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选后,有人爆料俄罗斯“黑客”干预美国总统选举,制造不利于特朗普对手希拉里的信息,使希拉里败选。遗憾的是,至今也没有拿出有说服力的任何证据。俄罗斯总统普京说,俄美关系成了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信息泄露的公众关注程度高,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泄露在公众中的影响与日俱增,获得了空前的关注度。以往信息泄露的影响多存在于政府高层之间,即使信息泄露了,也是政府之间谈判、协调,尽力不扩大其影响,彼此之间有回旋的余地。对有些事件来说,信息被民众所知比被外国政府所知更被动。近年的信息泄露事件,其泄露对象不只是外国政府或其他政治组织,而是整个社会,斯诺登最早就是将信息透露给媒体,媒体一旦披露,其传播速度和范围就无法控制。阿桑奇更是自己创立维基解密网站,直接将其所获取的政府秘密文件公之于众。所以这样的情况发生之后,政府几乎没有退路,无论是被泄密的一方,还是获知信息的一方都不得不面对信息泄露带来的连锁反应和公众质疑。

信息泄露受影响最大的仍然是与大国有关的国际政治。从信息泄露情况来看,信息的机密程度越高,数量越大,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越大。而这样的信息主要是来自大国,信息泄露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与该国对国际政治的影响是成正比的。信息价值对应着一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只有具备一定实力的大国,才会因战略需求产生庞大且富有影响力的信息,也只有大国才拥有足够的技术和资源来存储、维护、获取规模巨大并具有全球政治影响的信息。

信息泄露对国际政治的四大影响

信息泄露增加了国际合作的不确定性。在“棱镜门”事件中,如果泄露的只是美国政府对本国公众的监听,只是本国国内事务,则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是很小的,然而事件暴露出的是美国政府对多国政要的监听,造成了国家间的不安全感,起码在网络安全领域,双方的合作关系受到直接的影响。即使有关国家政府已经知道美国的监听行为,但是民众不知情,即使政府之间能够达成一致,也不得不考虑重新调整合作事宜。

相关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相对下降。在类似“棱镜门事件”中,所涉及的都是大国不愿意为人所知的信息,缺少道义的基础,这些信息的泄露直接冲击了有关国家在国际上的声誉,使其遭受了诸多指责。例如美国曾不遗余力地指责中国威胁美国的网络安全,然而斯诺登却曝出美国监听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政府和公民的通讯,双重标准显露无疑。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想通过自己的标准来打压、指责他国就显得缺乏底气,其在国际问题上强推自己的意志就增加了困难,合作难度加大。

促使信息安全的国际合作方式调整。由于信息泄露越来越多地来自于不确定的个体,因此将他国完全视为信息安全的敌对对象既不可能,也没必要。相反,国家信息安全离不开国际合作,在反恐、打击跨国犯罪,防止核扩散等方面,尤其需要信息方面的合作。在当前形势下,信息泄露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即使技术先进如美国这样的国家,都不能避免信息泄露的发生。但是与他国合作就必然有信息交流,同样存在信息安全风险。斯诺登事件加深了欧盟国家对美国相关情报法律的认识,并推动了他们对通讯基础设施进行严格的控制,鉴于美国法律监督上的漏洞,欧盟必须采取措施保护自身公民的隐私。因此未来国际政治中信息安全合作,会呈现出一种既相互合作又相互防范的趋势,各国会在信息安全合作中,努力争取自身的主导地位,并在二者之间寻找平衡。

促进西方国家国内社会的重构。由于政府和民众在掌握信息方面的巨大鸿沟,因此政府的行为往往是单方面的。信息泄露所暴露出的政府行为,加大了信息安全与公民个人自由的争议。但信息的泄露对普通民众来说也是一次打开视野和参与相关问题讨论的机会,同时也迫使政府对此进行回应。信息的泄露,使民众获知了政府等公共部门在履行职能时的真实行为,在信息泄露不能完全杜绝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安全,政府越来越不能独自行动。从这一点来看,信息泄露直接损害的是政府的利益,但是对于民众来说,却是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良好契机。斯诺登事件其实是政府认知与个人认知之间的分裂,如果斯诺登认同美国政府的做法,那么这种泄密事件就不会发生,如果美国政府的行为得不到相当的认同,那么在任何环节都有发生泄漏的可能性,类似斯诺登的行为还会出现。所以对于斯诺登这样个人行为导致的泄密事件,政府单靠技术上的加强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对于政府而言,需要与社会进行沟通和协调,重新调整信息安全政策,使政府行为更具有合法性,在国家信息安全问题上尽最大可能取得一致,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政府保密的负担,而且能够使调整后的政策更具有持久性和安全性。

信息泄露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不是简单的恶化,而是进一步复杂化

从当前形势来看,信息泄露不会就此终止,未来将仍然会以各种形式发生。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不是简单的恶化,而是进一步复杂化。对于各国尤其是大国政府而言,是继续通过管理上的加强和技术上的提高,增加信息的安全度,还是通过一定程度上重构国内社会关系以及对外关系,来从根本上减少不必要的秘密信息,这二者关系应该如何平衡,是必须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未来国家信息安全和信息泄露的发展趋势,将围绕这个基本点向前演变。

趋势一:各国将继续加强自身对于情报的掌握和信息安全的控制,力争在技术上不再依赖他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尤其是近年来发达的社交媒体出现,在为人们生活、交往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成为违法犯罪的工具,尤其是对西方国家威胁极大的恐怖主义,早已对利用互联网开展各类恐怖活动轻车熟路。未来一段时期,全球信息安全局势将持续严峻复杂,窃密与反窃密活动更加活跃。由于当前信息泄露的特点是全方位的泄露,民众、他国政府、恐怖分子都可以获知信息,这是对国家最现实的威胁。因此出于维护国家安全考虑,各国会越来越加强对于信息的监控、获取。例如2013年德国联邦情报局就决定在未来五年投入一亿欧元加强对互联网的监控。总之,由于信息安全对于国家主权安全的重大意义,各国都将致力于掌控信息方面的主权,开展国际合作也只会在这一前提下进行。

趋势二:安全与自由的观念将持续博弈。毫无疑问,任何国家的信息泄露都会对其安全造成威胁,信息本身是为了安全,安全是基本的需求和保障,如果安全没有受到威胁,那么自由就是人们追逐的目标。然而对于安全的界定,对自身安全状况的认识,政府与民众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出于不同利益,信息泄露与保护之间的斗争也会持续进行。对于政府之外的民众来说,当然希望政府的秘密越少越好,也希望能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程度的自由,甚至于在美国这样的国家,民众将政府也看作潜在的安全威胁之一。因此西方国家在如何权衡安全和公民隐私之间需要进行相当长时间的国内整合。

趋势三:围绕信息安全的不同理念的斗争将持续进行。对于任何想要保证信息安全的国家来说,有关信息不泄露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对于应该保证哪些信息安全,采用哪些保证信息安全的手段等问题,不同国家之间的认识差异很大,标准不同,有的也采用双重标准。对于信息安全的不同理念,以及各国为自身安全采取的单方面措施,将是今后各国开展信息安全合作的主要障碍。

趋势四:信息领域的有效国际制度将逐渐规范,国内和国际社会出现信息扁平化趋势。信息安全和经济、军事等传统领域一样,将成为国际政治中竞争与合作的主流领域,因此关于信息泄露、信息安全虽然存在着竞争甚至敌对冲突,但是各国最终会出于自身利益采取一定的合作态度。如同经济、安全秩序一样,关于信息方面的规范秩序也将在国际合作中逐渐建立。关系良好的国家之间会率先建立起来相应的信息安全合作制度,大国之间也会建立协调机制,在建立信息合作的国际制度过程中,谁能率先建立为国际社会所接受的理念和制度,成为该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谁就能在未来信息安全方面占据相应主动权。同时,由于信息泄露,信息的公开化和去独占化,国内和国际社会出现了信息来源多样化、信息结构扁平化趋势。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吴赛对此文亦有贡献)

【注:本文受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专项资金”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①李恒阳:《后斯诺登时代的美欧网络安全合作》,《美国研究》,2015年第3期。

②柳琰、郝宜家:《2015年国外信息安全态势综述》,《保密科学技术》,2015年第12期。

责编/孙垚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赵橙涔]
标签: 国际政治   变数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