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先福
卢先福
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79年进入中央党校理论宣传干部班学习,1980年毕业后留校,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历任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全国党建研究会副秘书长、副会长等。
采访者:卢老师,您好!从最初跨入中央党校校门算起,您在党校工作的时间已有很多年了。这些年来,您对党校的变化有些什么样的感受?
卢先福:1979年3月,我从湖北到中央党校学习,当时叫做理论宣传干部班第2期,1980年9月毕业留校,一块留校的还有哲学部的侯才同志。那个年代,党校刚刚复校,条件比较艰苦。教学主要就是大批轮训干部,整个学校学习气氛十分浓厚,学员学习非常积极认真,真理标准大讨论的策源地就在党校。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党校变化很大,环境优美了,教学设备先进了,教员生活条件大大改善,教学也规范化了,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综合楼东边的体育馆,当时的建筑叫做甲级楼,是部级以上领导住的,后面还有乙级楼。还有大白楼,当年的单身教职工都住在这儿。这是讲的条件变化,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国家、我们党的事业的发展变化。改革开放近40年,党校天翻地覆的变化是一个缩影。
从个人经历来讲,我1968年大学毕业后分到湖北,先在部队农场劳动了一年,后来到县里当初中老师,再后来就调到县委宣传部,一干就是10年。我当初没想到能到中央党校来学习,更没想到会留校。我学习结束都回湖北了,突然间来个电报,说要到党校报到。我喜出望外,能到党的最高学府工作是莫大的光荣。中央党校复校以后,从全国各地选调了一批教员,大都是高校比较有名的老师,还有一些省委宣传部的同志,像我这样从基层来的比较少。
采访者:您在执教的过程当中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卢先福:我记得是1980年11月来校报到的,一直到2005年退出党建部主任职务,2008年退休,始终没离开过党建部。但我工作生涯中有一个特点,在党校这些年,被抽调到外面工作的时间相当多。
1983年,抽调我去天津做整党试点工作,由机关党委的一个老同志带队,工作了大半年才回来。1984年又让我去当整党联络员,因我回湖北搬家,后来改去中央整党办公室,一干又是一年多。1986年党的十三大之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研讨,我被抽调到党内民主专题小组,在中南海工作,又是一年多时间。从党的十四大开始一直到十七大,还有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十六届四中全会,我都被抽调参加党建调研工作。再有就是参加起草文件,前后去了4次,每一次工作都是大半年以上,有的差不多一年。还参加了编写《邓小平党建理论学习纲要》。可以说,我除了承担校内教研任务,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去做以上这些工作了,好处就是接触面比较宽,了解中央精神。在党校28年的经历里面,有几点体会。
第一,中央党校这个平台对个人成长是很关键的。党校这个环境,党校所承担的使命及其地位,对一个人的成长或者说施展才干,是一个绝佳的条件。因为有中央党校的平台,中央很多精神你会了解得比较全面,这里有许多经验丰富的学员,你可以接触、了解情况,你还可以出去调研,有很多机会去参与一些重要事情。
第二,老同志的帮助关心很重要。帮助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无形的,我们年轻人在老同志身上能学到很多东西。例如,我到党校工作不久,赵生晖、叶笃初教授就带我到河南调查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时候我也不知道这个问题会改变中国农村的命运。一路上就学习老同志怎么了解情况,获取有用的第一手资料。上世纪80年代初基层的条件比较艰苦,可他们没说二话,兢兢业业,这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我们教研部周逸主任非常好,当时她主编教材,也让我参加,而且承担了一章;主持国家课题,也给我分了任务。我一来就参与这些重要工作,因为有老同志的传帮带,所以就能较快进入角色。1984年,中宣部理论局和国家教委政教司,共同组织编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通用教材,书名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当时让我去参加。到了一看,都是名家,像厉以宁、张静如、高放教授等。让我写“党的领导”那一编,当时我刚被评为讲师,可想压力有多大。但这种机会很难得,压力可以变为动力,对人的锻炼成长很大。老同志这种关爱和大胆放手使用,对年轻教员的成长确实是很有帮助的。
第三,自己要努力。我刚留校那段时间,每年春节基本都在办公室埋头看书写东西,因为自己理论功底要提高,必须要多用功。另外,也要大胆实践。刚留校时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结合实际我试着写了几篇学习列宁的文章,投给《文汇报》《光明日报》。没想到,有的一个星期后就发表了,马上我信心增强了,心说这也不是非常难的事啊。后来党校系统纪念毛泽东诞辰90周年,在湖南开研讨会,我又写了一篇文章,后来也入选了,参加了会议。再后来,全国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我与部里两位同志合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论党内民主的实质及其改革取向》,文章入选大会,还得了奖。因此,自己既要刻苦努力,也要勇于实践,慢慢局面就会打开。
总之,从个人成长上来说,有这么一个好平台,有老同志的帮助,加上个人的刻苦努力,一定会有所作为。
采访者:您觉得在党校的教学和治学当中,党校和其他学校相比最主要的特点有哪些?
卢先福:中央党校教学上最大的特点,根据我先当学员后当教员的经历,觉得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校训——实事求是,从延安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我入学的时候经历了真理标准大讨论,中央党校在社会上影响大,恐怕和这个事也有关系。要实事求是,具体来讲,我觉得以下几条是比较突出的。
第一,强调读原著。学员也好,教员也好,都得读原著,得有点看家本领。如果对老祖宗的东西都不知道,怎么谈得上发展和与时俱进呢?年轻人做学问,如果连源头都不知道还怎么去研究?我当时参与课题要编材料,对马列原著认真看了一遍,包括我们党的文件,这个对我从事党建教学研究工作大有好处。因为基本的东西掌握了,知道这个源头是怎么说的,有些什么变化、怎么发展的。有些同志,动不动就说“第一次提出来的”,其实原来早就有,这就是不了解历史。所以说,基础打牢了还是很关键的,党校的教员、学员要读马列经典,理论功底要扎实。当然理论得结合实际,还得与时俱进。
第二,注重调查研究。党校的教学如果不深入调查研究,是讲不好的。我们每一期学员都在变,党和国家的工作日新月异,讲题也要不断修改、内容要不断充实。一堂课,不能说讲多少年都是这样,那是不行的。当然,调查不光是到地方上去,向学员调查也是调查。原来党建的课在党校不是很受欢迎,怎么改变这种状况呢?我刚当主任,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就说,你们得去调研,了解实际情况,总结实际经验。我就带了几个人去了上海,当时总结了很多材料,比如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等等。从1999年和2000年调研以后,党建的课就变化了,越来越受欢迎,说明调研对提高教学质量很有帮助。后来党建调研不光是中央党校在做,由科研部牵头,全国党校系统联合起来做了几年,而且还开会交流、评奖,这就是当时的党建大调研。2003年,中央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调研任务交给中央党校牵头,最后形成调研报告提交给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起草组参考。总之,注重调研,这是中央党校的一大特色。现在强调“问题导向”,注重问题意识,所学的知识最终还是为了解决中国的问题。不调研不了解实际,就容易夸夸其谈,容易把西方的一些东西简单地拿来套中国,结果套不上,因为不是那种情况。
第三条,提倡教学相长。党校的学员跟高校学生是不一样的,他们都是高中级领导干部,就学历来讲,很多也都是博士硕士,有的还是留学回来的。人家从事领导工作那么多年了,了解情况很深入,如果我们总是以教员自居,不注意向学员学习,那是不行的。比如,你没有当过县委书记、市委书记、省委书记,没有亲身体验,很多东西做和不做是大不一样的,你会发现有些时候很理想主义,但一到实际做就不是那么回事。所以,教员和学员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也是我们中央党校的一个优良传统。
采访者:您感觉中央党校在自身的精神气质方面有什么特点?您对青年教师在传承这些精神气质方面有什么建议?
卢先福:党校的精神气质是个大文章,需要好好概括。根据我个人的体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党校教员,展现党校教员的精神风貌,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有荣誉感和使命感。热爱党校的事业是第一位的。首先要有情感,觉得党校是自己的家,自己得兢兢业业地把工作做好。因为在中央党校这个最高学府从事党的教育事业,是非常光荣的一件事。自己在这里工作,就要对得起这个事业,要有一种崇高的使命感,要千方百计地把工作做好。
第二,要有目标和追求。当教员,在教学、科研上要有自己的计划,在哪些方面应该达到什么要求,远点说就是成就什么事情,近点说就是把这个事情做到什么程度,对自己要有要求,最好每年都有一个计划。年轻教员的时候容易碰到一个问题,就是刚入校可能没有很多任务,所以也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几年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其实这个时候可以去听课,可以多读书,琢磨着搞一些科研,不能让时间浪费。你要想到,在哪个领域的研究上我要争取有点自己的见解,搞科研要弄清自己的主攻方向。在对待工作和事业上,一定要有目标和追求。
第三,要刻苦读书钻研。要打下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咱们党校有一些老同志为什么教学比较受欢迎,科研上也很有成就,就因为他们确实功底深厚,写出来的东西一看就不一样。所以做学问还是要刻苦,要下功夫,功夫不负有心人。
第四,要有良好的学风。学风就是我们说的理论联系实际。要扎实,不要浮躁;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夸其谈、哗众取宠。你有多大的能力别人是知道的,不要自吹自擂。从某种程度上说,学风就是一个人品问题。学问做得好,人品也得好。
(访谈整理:薛伟江 田玉珏 李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