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基础教育公平,既是满足人们能够普遍接受基础教育需要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总书记还指出:“要加强对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十三五”规划纲要着眼于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高度,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如何更好推进基础教育公平,各地有哪些实践,其又有哪些借鉴和启示意义?《国家治理》周刊编辑部基于各省区所辖地市经济社会公平度测评结果,选取了机会公平度在各省区内排名靠前的4个地市,进而对其推进基础教育公平的做法进行了搜集、汇总,对各地市推进基础教育公平实践的经验启示进行了总结,希望为各级各地更好推进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均衡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青岛:多举措推动就近入学政策有效落实
办好家门口学校让学生愿意就近入学。近几年来,青岛市在合理划分学区保障小学就近入学、九年一贯招生保障初中就近入学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规划和推进现代化学校建设等手段,提高学生就近入学意愿。
一是加强学校规划建设。通过编制《青岛市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4-2020年)》,明确青岛市在2014-2020年开工建设325所义务教育学校的工作计划。二是推进现代化学校建设。制定《青岛市普通中小学现代化学校建设实施方案》,据统计,2015年青岛市已有87.8%的普通中小学通过现代化学校验收。三是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间的交流。印发《关于推进区市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的指导意见》,并实施中小学教师聘用制改革。数据显示,2015年,青岛全市校长和教师交流轮岗比例分别达到36.7%和16.3%,其中骨干教师占32.8%。四是积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印发《关于加快办学模式改革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指导意见》,2015年青岛全市50%以上的中小学参与名校办分校、委托管理、集团化办学等改革试点。五是努力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印发《青岛市“互联网+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改革深度融合。六是积极推进小班化招生。印发《关于推进青岛市普通中小学小班化教育的实施意见》,截至2015年青岛全市小学一年级实行小班化招生学校达到60%,初中一年级达到38%,且保证每班不超过40人。小班化招生班级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平均提高1.2倍,每个班一次性补贴专项经费3万元。
保障外来务工子女平等就近入学。青岛市通过建立健全三项工作机制,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一是政策保障机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以流入地政府、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与青岛本地学生一视同仁。二是经费保障机制。青岛市政府财政部门按照实际在校人数拨付教育经费,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同等的国家助学政策。三是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加强课堂教学衔接,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数据显示,2015年,青岛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共接收16.5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义务教育在校生总数的21%,其中98%的学生就读于公办中小学。在青岛完成义务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以报考该市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
加强学籍管理巩固就近入学。严格执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学籍管理规定。一是严格实行六周岁入学政策,不足六周岁学生不予注册学籍;二是严格实行青岛主城区小学六年级学籍冻结政策,有效控制小学择校行为;三是由青岛市教育局统一注册主城区初中一年级学生学籍,同时严禁初中一年级学生转学,巩固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成果;四是小升初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信息均以学籍系统数据为准,保障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
宝鸡:组建城乡联盟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个目标、五化战略、五项改革、八大工程。2016年,宝鸡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基础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应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坚持“五化战略”,深化“五项改革”,实施“教育现代化八大工程”,促进宝鸡市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其中“一个目标”指:率先在宝鸡关天经济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教育强市目标;“五化战略”指:国际化、法治化、优质化、开放化、信息化;“五项改革”指: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中小学管理机制改革、现代学校治理改革、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教育现代化八大工程”指: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工程、课程改革深化工程、现代职业教育建设工程、教育信息化推进工程、教育国际交流工程、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教师全员培训工程、教育创强工程,以此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
组建城乡教育联盟。组建城乡教育联盟,促进区域教育均衡是宝鸡市教育创新改革的一个重点项目,旨在构建城乡一体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融机制,带动山区教育和一大批农村普通学校与薄弱学校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一是以城市及城镇优质教育资源为中心,通过示范引领、帮扶渗透,打破宝鸡市城乡教育相对封闭的发展格局,推进城乡教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差异共融。宝鸡市教育联盟分为“县区联盟”和“学校联盟”两部分,县区联盟由宝鸡市城市四区与山区四县组成,分别为渭滨区、金台区、陈仓区、高新区与麟游县、千阳县、陇县、凤县。县区联盟以宝鸡县区教体局为中心,各股室、直属单位、部分基层学校共同参与,联盟下设若干个二级合作机构,各股室之间、局直单位之间为“1+1”结盟模式。基层参与学校为“1+1+N”大学区合作模式。每个联盟成立一个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双方教育体育局主管副局长、局直单位主要领导,相关股室负责人及联盟校校长组成。二是坚持城乡教育联盟 的“信息开放,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主要基于三个平台运行:信息交流平台。主要负责联盟县区教体局及二级合作机构之间重大活动信息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工作部署安排情况,保障开放,此外,保证二级合作机构组织开展的重大活动时,在动员、总结节点互相邀请对方列席参与;优势互补平台。联盟县区教体局及每个二级合作机构结合实际协商形成1-2个教育合作项目,制订方案,推进实施,促进城乡教育共建共享;校际互动平台。联盟内基层参与学校之间采取1+1+N大学区合作模式的运行。由城市一所学校以山区基地校为中心,帮扶带动山区一个学区,提升教育综合水平。联盟内校际之间互派中层以上领导、教师开展短期自主交流,组织学生互访、假期城乡生活体验等活动,以此为桥梁,传输先进理念,在学校管理,文化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成都:着力提高义务教育均衡指数
构建质量水平的全域共进机制。近几年来,成都市在构建教育机会的公平均等机制、资源配置的动态均衡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围绕构建基础教育质量水平的全域共建机制展开实践。一是深化学校内涵“优质发展”机制。遴选百余所办学基础一般、生源状况一般,没有特别资源倾斜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重点关注和专项支持,打造培育“新优质学校”。二是建立质量提升“评价导向”机制。大力推进成都市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建设,形成包括5个一级评价指标、20个二级评价指标和31个三级评价指标的《成都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试行)》,按照“全域覆盖、城乡一体”的原则,在2014年分别对成都中心城区、近郊区县、远郊区县的3个区县实施评价。2015年,将评价范围扩展到成都全市21个区(市)县。2016年,成都市将新划入简阳市纳入评价范围。同时,在成都全市中小学中选取148个基地学校(含高中),探索对学生典型行为和代表性作品进行写实记录。建立起“诊断、改进、考核三结合”的评价结果运用机制,逐步改变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目前,成都部分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已将学习方法与技能、情绪行为调控等指标纳入学校绩效等级考核。三是完善区域水平“多维监测”机制。着眼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三化联动发展,研究制定和完善《成都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指标体系》《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监测指标体系》《成都市区(市)县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指标体系》《成都市区域教育国际化工作水平监测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对成都市义务教育校际和县域资源均衡配置水平、区域教育现代化水平、区域教育国际化水平开展年度监测、分析并发布公告。
构建管理方式的创新融合机制。一是通过打破优质名校地域界限,实行市级统筹规划优质名校集团布点、以区(市)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推动名校集团建设。二是打破区域壁垒,推进圈层融合发展。成都市突破区域界限、三个经济圈层界限,在全域内实现城乡学校管理同探索、城乡教师队伍同发展、城乡学生成长同进步、城乡教育质量同提高、城乡学校文化同繁荣,促进成都全域教育的大融合、大均衡。根据不同发展状况和区域位置,推动成都区(市)县以“一对一”为主要方式,“一对二”“五对一”为辅助方式,结成区域教育联盟。在此框架下,推动200余对学校跨区域结对发展。三是打破空间壁垒,促进优质远程发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成都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对近郊、远郊学校的覆盖面。在二、三圈层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推进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成都石室祥云项目、成都市实验小学东方闻道网校远端学校建设,成都市实验小学、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成都七中的网校(网班)分别覆盖成都区(市)县多所小学、初中、高中。建成覆盖成都全市所有中小学的数字化图书管理平台,系统采集分析中小学校图书流通数据,推进图书资源共享,并对城乡学生阅读行为进行科学干预。
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保障机制。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强化顶层设计。高起点谋划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推出《成都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五年”规划明确了成都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同时,通过科学编制和刚性执行《成都市普通中小学(公办)布点规划(2006-2020)》《成都市中心城区幼儿园布局规划(2011-2020年)》《成都市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配套衔接成都市情和教育发展定位的专项规划,建立起方向明确、上下贯通、左右互动的教育规划体系和执行监督体系。二是坚持政府主导,强化均衡配置。通过加大政府性投入,高标准夯实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基础,努力创造机会均等的公平教育基础;着眼长远治本,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切实办好每一所学校,不断满足老百姓“上好学”的需求;建立教育经费投入年度监测和公告制度,对成都各区(市)县教育投入进行年度监测并发布公告,促进分级落实政府责任,确保教育经费投入的“三个增长”。三是坚持市域统筹,强化机制建设。确立了“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协调”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在教育投入上,成都以市级为单位不断规划和统筹实施倾斜农村的新项目,并实行“一圈层(中心城区)给政策、二圈层(近郊)给补贴、三圈层(远郊)给倾斜”的项目经费分担和支持机制,有的项目甚至由市级财政“全额埋单”。 四是坚持标准引领,强化督导监测。通过建立教育监测标准,完善监测反馈体系,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政策落地和结果反馈。
南昌: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高位推动,持续增强工作实效。一是领导挂帅强力推动。以南昌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以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组织实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了2018年南昌全面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目标和路线图。多次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推进会,针对问题多次实地调研、现场调度,有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二是统筹推进均衡发展。全力实施网点布局规划优化工程、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优质资源共享工程、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和弱势群体关爱工程“六大工程”,构建领导协调机制、投入保障机制、生源调配机制、督导评估机制和表彰奖励机制“五大机制”,整体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是强化督导以评促建。南昌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创新工作方式,上下联动督促指导县区迎评达标。其中:目标考核制度,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纳入对南昌县区政府年度考核主要内容,并赋予较大权重;市级评估验收制度,对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限期整改到位;奖惩并举制度,对推进不力的,通报批评并约谈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工作成效显著的,倾斜安排项目经费;结对帮扶制度,将南昌国检通过县区与迎评县区结对,传授迎评经验做法,指导做好迎检工作;年检复查制度,对已通过国检县区每年一次专项督查,三年一次全面复查,确保指标不降,向优质均衡迈进。
优化条件,夯实均衡发展基础。一是优先发展投入全保障。建立多方筹集经费机制,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2015年南昌市义务教育总投入58.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98%,其中财政性投入55.79亿元,比上年增长13.03%。完善经费分配使用机制,调整经费支出结构,新增经费重点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和薄弱学校发展。从2012年起,南昌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用于县区中小学教学设备和农村学校均衡发展奖补。二是规划建设网点优布局。编制中心城区学校网点布局规划,2015-2016年南昌全市中心城区规划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7所,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增加用地面积1802亩,估算总投资19亿元,增加学位68835个。三是“四大工程”强攻薄弱点。南昌市积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村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加强、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锐意改革,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一是教育集团扩大优质资源覆盖。2015年南昌城区共组建10大教育集团联盟、22个名校大学区和8个市区两级协作学区。2016年,深入实施教育集团发展带动战略,组建了六大教育集团,促进优质资源深度共享、办学要素有效激活、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推动义务教育更高层次的均衡。二是轮岗交流整体提升教育质量。以点带面全面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截至2015年底,南昌全市1383名校长教师参与交流轮岗,其中校级领导174人、教师1209人,优质教师资源乘积式放大,为学校发展注入新活力。三是破解择校难题,促进入学机会均等化。2014年南昌率全国之先严禁非政策性择校,义务教育就近免试入学取得历史性突破,城区实现了“零择校”。2015年“零择校”政策执行范围从南昌城区扩展到县域,从义务教育扩大到普通高中教育,全面实现所有区域、所有学段“零择校”目标,教育公平真正凸显。四是智慧教育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三通两平台”等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逐步缩小南昌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最偏远的农村学生共享到了优质资源。
除上述之外,南昌市还通过铸就高尚师魂、完善师资补充机制等,强化整体师资水平建设,以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助力;通过构建残疾适龄儿童关爱格局、“两为主”保障岁前子女同等接受教育等,提高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扶;通过强化德育、加强健康教育等,促进城乡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各地推进基础教育公平实践的经验启示
推进基础教育公平,不仅需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还需要推动基础教育体制机制、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式不断优化。正因此,基础教育事业的公平发展,实际上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不但需要加强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更需要对现实中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提升。而从前述各地实践中,能够发现,加速推进基础教育事业朝着更加公平的方向迈进,可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并采取实质性的举措。
加强顶层设计与构建基础教育标准体系相结合。从4个地区的实践上来看,为了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基础教育事业不断朝着更加公平的方向推进,重要的前提之一即是政府部门从顶层设计的层面做好基础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规划与布局,并从整体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全局中,明确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路径。与此同时,为了有序推动顶层设计真正在现实中按照预期的效果得以推进,构建包括学校建设、教育质量、学校运行和管理、区域教育办学水平评估、教育规范化服务等基础教育标准评价指标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有利于掌握各基础教育学校的发展水平,也能够为测量校际之间发展差距提供重要的依据,并且能够与顶层设计的部署形成互动和反馈,不断推动基础教育发展规划和布局的持续和有序落实落地。
同步推动城乡教育差距、校际教育差距的缩小。从上述4个地区的实践来看,一方面,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以基础教育阶段的标准化建设为重要手段,同时实施更加严格的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督导评估,以此来确保教育资源投入的相对公平。具体实践中,应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向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乡村地区倾斜力度。要通过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不断强化农村地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要通过采取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对口支援与帮扶、组建学校联盟、实施学区化管理等形式整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规模,促进学校之间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资流动,并最终实现优势互补。今后的发展中,尤其要加快建立和不断完善基础教育院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薄弱学校流动,并逐步实现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
推进基础教育供给侧改革。此前有教育工作者曾指出,当前,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教育供需错位问题如经济领域一样,已成为影响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层次原因。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实现教育需求侧与供给侧的有效对接,重点是在此基础上推进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而从上述四个地区的实践来看,现实中,推进基础教育的供给侧改革,需要把握两个方面的重点:一是从总体供给数量、规模的层面出发,促进各地区尤其是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二是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结合各级各地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不断推进教育供给侧的转型升级,实现基础教育的有效供给和精准供给。
打造基础教育“共同体”,推进区域内强弱互助。鉴于基础教育学校公平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短期内,可以通过实行学校之间的强弱互助,加速区域内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的进程。具体实践和操作层面上,各地可结合本地各方面现实条件和发展实际,把整个城乡区域划分为几个板块,在此基础上对基础教育底子较薄弱的区域进行对口帮扶,包括校长和优秀教师的定期轮换,以及鼓励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或任职等。为了能够充分调动优势基础教育学校实施对口帮扶的积极性,还可以将帮扶效果等方面的考核工作与既有工作考核体系进行“捆绑”,并在激励机制上对考核的结果给予反映。
(资料来源:教育部官方网站、陕西省教育厅网站、江西教育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