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学术人生 > 正文

纪念孙犁逝世15周年:我们为什么对他念念不忘?(2)

写出战争年代民众对幸福和安宁的向往

孙犁重写白洋淀故事,当然因为雁翎队员们的讲述,但也因为孙犁本人对家人的思念。1944年,孙犁刚到延安便听说了故乡人民经历了空前残酷的“五一大扫荡”。“我离开家乡、父母、妻子,已经八年了。我很想念他们,也很想念冀中。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心是坚定的,但很难预料哪年哪月,才能重返故乡。”

哪一位丈夫愿意打仗,哪一位妻子希望生离死别?但是,当战火烧到家门口时,他们不得不战,不得不背井离乡。当作家想到远方的妻子儿女,想到美好水乡的人民时,他要怎样书写生活本身的残酷?《白洋淀之曲》中死去的水生在《荷花淀》里并没有死去,那位贤良妻子的生活依然安宁而活泼。故事情节的重大改动是否是因为他对妻子与家人的挂念?是否因为他渴望传达一种乐观而积极的情绪?答案是肯定的。

完成《荷花淀》的那年,孙犁刚刚32岁。彼时,没有人知道战争哪一天结束,这位小说家、年轻的丈夫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纸上建设他的故乡,寄托挂牵和祝愿。因而,《荷花淀》里,小说家选择让水生成为永远勇敢的战士,而水生嫂,则可以在文字中享受属于她的安宁和幸福,哪怕,这幸福只是片刻。

孙犁著《荷花淀》的早期版本

孙犁著《荷花淀》的早期版本

当年的延安士兵读到《荷花淀》时有新鲜之感。这里没有炮火硝烟,也没有撕心裂肺,读者们嗅到了来自遥远水乡的荷花香气,感受到了切实而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妥帖情感。时任延安《解放日报》副刊编辑的方纪后来在《一个有风格的作家》一文中回忆说,读到《荷花淀》的原稿时,他差不多跳起来,小说引起了编辑部里的议论,“大家把它看成一个将要产生好作品的信号”。回忆孙犁作品给延安读者带来的惊喜时,他多次使用了“新鲜”:“那正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又经过整风,不少人下去了,开始写新人——这是一个转折点;但多半还用的是旧方法……这就使《荷花淀》无论从题材的新鲜,语言的新鲜,和表现方法的新鲜上,在当时的创作中显得别开生面。”

1945年5月,《荷花淀》先在延安《解放日报》首发;紧跟着,重庆的《新华日报》转载;解放区各报纸转载;新华书店出版单行本;香港的书店出版时,还对“新起的”作家孙犁进行了隆重介绍。这篇不仅写给自己、也写给亲人、写给“理想读者”的小说有如长出了有力的“翅膀”,安慰着战乱时代离乡背井的人们,也安慰着那些为了和平不得不战的战士们。而尤其令人心生喜悦的是,《荷花淀》发表3个月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水生和水生嫂们对安宁的向往终于不再是梦想。把《荷花淀》视作孙犁创作生涯的分水岭是恰当的,此前,他是作为战地记者和文学工作者的孙犁;此后,他是当代中国独具风格的小说家。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迪]
标签: 光明日报   孙犁   荷花淀   白洋淀   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