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盲目跟风,让孩子参加舞蹈、绘画、器乐等方面的训练,却没能激发孩子内心的需要,影响了孩子健康正常人性的形成。对孩子而言,重要的是通过玩耍、生活来逐步构建健康的内心世界,而不是积累多少知识,取得多好的考试成绩。家长最该做的,是要像呵护幼苗一样,通过关爱、肯定、鼓励和引导的方式,促进孩子健康人性的形成。
关爱:教育的灵魂
父母家人和老师对孩子的关爱程度,直接影响着孩子一生对他人、生活和世界爱的能力,影响自尊、负责、共同体意识以及自信心、勇气的形成。
明智的家长,从小就应该把孩子当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不断创造一种正能量的、有利于生长的整体环境条件,在意孩子的言行和表达,及时沟通交流,帮助孩子逐步认识世界。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总能给予必要的帮助,让孩子得到安全感。当然,关爱不排除每隔一段时间,对孩子所犯错误、过度任性进行严肃批评和指正。父母缺失了这一份爱的责任,会让孩子一生无法弥补,不利于健康人性的形成。
关爱不是给孩子特殊的优越感,使孩子失去独立、平等的意识和观念,也不是家长和老师喋喋不休的批评和抱怨,让孩子产生过大的压力。即使关爱的出发点是好的,如果方式方法不当,孩子感觉不到爱,同不关注、冷漠对待孩子的结果是一样的。
这样,孩子就会认为世界是冰冷的,自己是不重要的,父母及他人是看不起自己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从而切断了一生幸福的根,掐断了孩子许多优秀品质形成的幼芽,抹杀了孩子爱的能力的生长,严重者会埋下心理疾病的祸根。爱在人性的深处,是成人的基石,人之所以会爱人,是从小在正确的爱中成长。
肯定:自信心来自幼儿时期
人的自信心来自于幼小时期的被肯定,一个人的自尊和尊重他人的习惯,来自于成长过程中的被他人尊重。父母、老师对孩子一点点的努力和进步给予肯定和认同。久而久之,孩子自我认同意识不断固化,被肯定成为孩子在正确道路上前行的动力。许多有才华的人最终无大作为,是因为从小过多地被否定而缺乏自信造成的。父母的简单否定,对成长中的孩子伤害是很大的,甚至影响一生的自信。家长常把孩子与别的孩子进行简单横向比较,老师把幼小学生的学业、品德进行简单的排名比较并奖惩,违背了人的成长规律,不利于自尊和自信心的形成。
一个人习惯于批评他人,是因为从小在被批评中长大。许多叛逆者、破坏者都是从小被否定、被边缘化的结果,一直不被社会认同和接纳,故此以自我否定达到非正常的“自我肯定”,引起他人和社会关注。
诚然,肯定不是不否定,特别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往往要将肯定与否定有效交替运用,才能促进孩子理性的成长。因此,“肯定”是人性中自尊与自信的源泉,就源于幼儿教育阶段。
鼓励:学会客观、宽容、勇敢
做事对与错、成与败是常态的事情。小孩的犯错与失败更常见,家长、老师如何对待孩子,影响着其学业发展,更影响着孩子一生待人处事的态度。
如能做到比较实事求是,宽容有效地鼓励,为孩子自我认知、有效发展找到出发点,孩子自然学会客观、学会宽容、学会勇敢。苛刻的父母和老师培养的孩子,长大后对别人同样苛刻,也缺乏面对挫折和积极创新的勇气。
中国古话说严师出高徒,黑格尔说教育最大的错误是害怕孩子犯错误。事实上,鼓励与严格并不矛盾,运用好坏全在父母和为师者修养的高度。孩子语文考试经常得90分,此次得了80分,则应该客观分析,有效鼓励,寻找差距,继续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而不是盲目批评谴责。如果孩子数学考试经常不及格,也应该正确的分析、引导、鼓励,让孩子知道只要努力就是正确的,数学基本知识还应该坚持学,同时认识到自己的智力优势可能不在数学学科上,寻求自己的天赋方向并努力使之发展。
引导:保护好奇心和独立思考
人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来自从小养成的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以及对孩子好奇心和想象力的保护。掌握知识技能不能以破坏好奇心和独立思考为代价,要在问题中、在为什么中、在怎么办中掌握知识技能。孩子常常会问父母许多问题,自己从哪里来,为什么太阳晚上不见了等,说明人具有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天性。
慢慢长大,孩子们不再善于、不愿意提出问题,是因为家长、老师缺乏保护孩子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意识,没有认真对待孩子所提的问题,没有给予必要的、正确的引导,压抑了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索精神。家长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并不一定要马上给予答案,可以在相互交流中寻找答案,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养成不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好奇心、想象力和独立思考等重要的人性、人格特质便会扎根。
人是主体的存在。孩子从小要形成判断的意识,家长和老师就不能替代孩子做主,仅做必要的引导。少给孩子一些死记硬背、标准答案、简单结论,多给孩子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正确引导、思考空间。沟通、做事中孩子听话或不听话,不是评判孩子成长好坏的标准。如果听与不听都是独立思考的结果,就是正确的。如果教育忽视了独立思考,孩子就会浮躁和盲从。
(作者:中国心理学会会员、甘肃省教育综合改革专家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