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朱英国,1939年11月份出生于湖北罗田,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上世纪70年代初,朱英国开始研究杂交水稻。合作育成水稻红莲型、马协型杂交稻,并大面积推广。至今,两型杂交稻已累计推广近1亿亩,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
2017年8月13日,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先驱和杂交水稻事业重要奠基人之一、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的追悼会在湖北武昌举行,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表示哀悼并敬送花圈。
半个世纪以来,朱英国院士像一只“水稻候鸟”一样不知疲倦地奔波在田间地头,追逐水稻育种的春天。如今,这只“候鸟”静静地停下了脚步,永远告别了他所挚爱的杂交水稻事业。
“粮食安全要靠自己”
在朱英国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照片:烈日下,绿油油的水稻田里,习近平总书记查看水稻长势,并向朱英国了解水稻新品种培育和推广情况。
彼时,在鄂州市杜山镇东港村的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鄂州实验基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寄语:“感谢你们作出的贡献,希望各位继续努力,科技兴农,粮食安全要靠自己。”朱英国生前谈及此事时,仍然很激动:“我要更好地为农业安全、粮食安全服务。”
1939年11月份,朱英国出生在湖北罗田。早在儿时,朱英国心中便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要当一名农业科学家。“我是农民的儿子,深知农民的疾苦,希望能够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尽一份力,让乡亲们远离贫困和饥饿。”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科研条件尚不健全,培育杂交水稻主要是在田野里做试验,是脑力劳动,更是体力劳动。要培育出稳定、成熟且能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必须反复做育种试验,而育种只能在春天操作。上世纪70年代,为了追赶农作物生长所依赖的季节,加快水稻育种科研进度,朱英国把目光投向了海南岛。
朱英国认为,“水稻是一个喜温作物,在一定的气温条件下才能生长,在湖北一年只能种一季,可能10年才能出一个品种,利用海南岛的特殊气候,可能三五年就能出一个品种,大大节约了科研时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2年,朱英国和同事终于利用红芒野生稻与莲塘早杂交,培育出中国新的细胞质类型“红莲型”不育系。这项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几十年来,“红莲”家族中多个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品种“红莲优6”“珞优8号”“珞优10号”陆续诞生。如今,“红莲型”杂交稻在全国及东南亚等地区推广种植面积已累计超过1亿亩。
朱英国一直强调,水稻是中国的原始创新,创新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对于‘红莲型’杂交稻来说,种质资源的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
在研究水稻雄性不育与杂交水稻的过程中,朱英国提出从农家品种中发现新的不育种质资源的设想。1984年3月份,经过大海捞针式的筛选,农家品种马尾粘中一棵不育株被发现。经过3年反复杂交试验,马尾粘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终于成功培育出来了,它就是“马协A”。“马协A”的问世,拓宽了当时杂交育种的理论视野。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在杂交稻领域,朱英国团队的“红莲型”与袁隆平院士的“野败型”、日本的“包台型”被国际公认为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而且,只有“野败型”和“红莲型”水稻大面积推广种植,被冠以“东方魔稻”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