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苦没事,精神不能垮”
博士生肖海军是朱英国生前带的最后一批学生。他说,导师有两件事放不下:水稻事业和科研团队。
认识朱英国的人,都说他平易近人。他选择弟子没有条条框框,只要学生有求学的诚意、能吃苦,他就一心一意带在身边培养。
1975年,在湖北省沔阳县杂交水稻的培训中,朱英国发现当时不到20岁,连初中都没毕业的杨代常非常执著地钻研技术,很有一股子拼劲,是个难得的好苗子。1985年,武汉大学招收首届插班生,在朱英国的帮助和鼓励下,杨代常考入武大,此后他又成为朱英国的第一个硕士生、第一个博士生。毕业后杨代常在美国、新加坡和菲律宾等国学习工作,成为美国加州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和实验室主任。
2005年,朱英国的一个电话让杨代常决定放弃美国安逸的生活,回到母校武汉大学。“我深知,我要回去,要用我学到的知识去回报我的祖国,回报我的老师,尤其是要回报朱老师这么多年对我的培养。”杨代常说。
杨代常回国后承担了国家973、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重大项目。他办公室的大演示板上经常会留下诸多实验数据,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然后回到办公室,继续与研究团队做技术研讨。这样的习惯正是朱英国在他成长之路上留下的深刻烙印之一。
“我们培养出的学生,都不怕吃苦,都懂得生产实践知识、了解农业发展情况。”朱英国很是为学生们骄傲。肖海军笑言,其实有些学生一开始也不太习惯,比如郊外的实验基地蚊虫较多,女生们住不惯,但是渐渐也就练出来了。
“研究生第一堂课就是在田里上的。”胡骏2001年成为朱英国的硕士研究生,他说研究生入学的第一堂课,朱老师就要求所有学生必须来到育种稻田现场,到田里看看水稻样子,分析长势。
胡骏说,朱老师特别注重深入实地观察指导。在育种基地,不管天气多热,不管泥水多深,朱老师都坚持下田,亲自指导对水稻的观察。
农业科研常常与“苦、累、脏”联系在一起,朱英国常鼓励学生们:“敬业精神很重要,生活苦点没事,精神不能垮。”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将梦想刻在心头,将足迹印在田间。
朱英国既鼓励助手和学生们以田地为课本,在田地里历练;更鼓励他们以课本为田地,在攻读中成才,不断充实、完善、超越自我。
朱英国还常去农村,给农民作栽培技术培训。他认为,目前对于“80后”“90后”新农民来说,农村仍然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前提是不能满足于祖辈传下来的有限经验和常识,必须学习最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
“‘三农问题’要得到根本改善,应该从农业院校做起,从我们这些为农民服务的科学工作者做起。”他积极为农业发展献计献策,并在湖北、安徽等地建立了15个院士工作站,为当地农业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湖北省劳动模范、袁隆平农业科技奖、改革开放30年影响湖北30人……在先生的履历表上,闪光的荣誉何其多。这些闪耀的光环之外,人们在一日三餐、一粥一饭之间,已默默地记住了他。
先生虽逝,风骨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