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的主要功能是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和集贤育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治国理政中可以服务党政决策,推进理论创新,引导社会舆论,提供社会服务,参与公共外交,培养输送人才。
1智库面对的任务之重、课题之多,前所未有
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更加重视智库作用,把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提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对发挥智库作用、建设高质量智库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要从推动科学发展、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最近,中央专门又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对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事业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和部署。这些表明,中国智库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各类智库迎来了大有可为的历史新时期。
我们既要高兴地看到中国智库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又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智库肩负的重大任务。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大调整,风云变幻;人类社会正经历互联网革命,瞬息万变;当代中国正发生新的大变革,发展转向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处于矛盾凸显期。在这种情势下,国家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也前所未有。当然,我们智库面对的任务之重、课题之多,同样是前所未有。这些为中国智库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句话,必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质量的智库,充分发挥各类智库的重要作用。
2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研究咨询机构。智库的主要功能是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和集贤育人。我认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这种机构属性和主要功能,决定着它在治国理政中可以发挥以下六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是服务党政决策。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进行政策研究,向党和政府提出决策咨询建议,积极建言献策,这是各类智库的首要职责和主要任务。提供的政策建议、决策依据越多越好,发挥的作用就越大。这也是衡量智库质量的基本标准。
二是推进理论创新。围绕改革发展、治国理政面临的难点、重点问题,提出有价值、有影响的新概念、新判断、新主张、新观点、新思想,为研判形势、谋划战略、制定决策提供科学理论或方法,推动理论创新、学术创新、方法创新。
三是引导社会舆论。阐释党的科学理论,解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决策部署和公共政策,研判社会舆情,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疏导公众情绪,凝聚社会共识,助力壮大主流舆论和正能量。
四是提供社会服务。接受社会各界、各个方面委托的咨询服务,承担各类咨询项目,开展第三方评估,发挥智库的咨询研究平台和智力支持作用。
五是参与公共外交。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活动,加强与国外智库的合作交流,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讲好中国故事,树立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
六是培养输送人才。智库是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机构,汇聚了大量的高端人才,也可以说智库是人才库。智库出思想、出成果与出人才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智库是培养、造就治国理政人才的重要阵地,可以通过交流轮岗,为党政部门输送优秀人才。
以上可见,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3如何发挥好智库的作用
从智库角度讲,就是要全面提高智库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建设高质量、高水平、有特色的智库,特别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完善和发展。这是智库发挥作用的根本政治方向、根本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前提。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行法治,还是全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都有一个根本方向和道路问题。智库各种作用的发挥,都必须有利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此,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从国情出发,提供思想产品和建言献策都不能脱离现阶段的中国国情。同时,必须主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大局下思考、谋划、创新、行动。只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大局意识,才能出高质量的智慧、高质量的思想、高质量的成果,智库作用也才能得到有效和充分的发挥,才能大有作为。
二要着力提高研究成果质量,不断推出有价值、有影响力的创新产品。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决策急需的重大问题,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着力提高科学研判、战略思考和战略谋划的能力。如何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我认为要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要站高望远,顺应时代进步的潮流,善于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正确把握和运用发展规律,敢于出主意、早出主意、出大主意、出好主意,做到先见、先知、先谋;二是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以问题为导向,从问题出发,特别是要重视倾向性、苗头性、潜在性问题的研究;三是要运用创新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独立思考,揭示问题的本质,提出真知灼见。
三要充分发挥优势和彰显特色。各个智库都要找准自身的定位,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和长处。不同类型的智库有着不同的定位、职能、任务和相应的条件、环境。
从职能上看,有综合性的,也有专业性的、项目性的;从规模上看,有大、中、小之别。每个智库都有自己的性质定位、专业领域、机构状况、队伍组成等方面特点。这就要从实际出发,善于对自己智库研究的领域作全面研究、系统研究、跟踪研究、长期研究,不断拓宽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例如,在高校中办智库,就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基础研究实力雄厚,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广泛的优势,着力推动理论创新和跨学科研究,着力推进研究方法、政策分析工具和技术手段创新,为决策咨询提供学理支撑和方法支撑,并要积极开展人文交流,推动公共外交。
四要注重成果多样性和转化应用。智库研究成果注重应用性、对策性和时效性,不强求全面性、系统性,突出提供服务于决策咨询的成果。研究成果的价值,不仅要体现在高水平的质量上,还要体现在研究成果的时效性上。一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如果不能适时地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其价值作用就会大打折扣。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就研究领域的一些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分期分批、多种形式、及时地提交有关研究成果。要拓展成果应用渠道,有些研究成果可以通过内部刊物直接向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报送,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可以在媒体公开发表,可以通过举办论坛、召开研讨会等方式,发布、推介研究成果,还可以出版系列研究报告。总之,研究成果不能只是束之高阁的厚本子,要有阶段性、时效性强的研究成果;同时,要注重研究成果的及时转化应用。要从各个智库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灵活有效的成果转化工作机制。现在,社会智库研究成果上报决策机关的渠道不够畅通,党政领导应帮助解决这方面问题。
五要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设高质量的智库,关键在于拥有一批优秀的研究型、专家型的高素质人才。没有一流的人才,就不可能建设一流的智库。要不拘一格选人才,延揽人才;同时,要有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一个智库里,既需要有领导人才、专业研究人才,更需要有多学科、多领域复合型研究人才;既需要有专职研究人才,也需要有兼职研究人才;既需要有研究型专业人才,也需要有管理型人才、辅助型人才;既需要有中青年人才,也需要有经验的老年人才,做到老、中、青结合,搞好传、帮、带。总之,由各方面人才组成强大有力、和谐相处的团队,不仅可以做到博采众长,集思广益,而且可以优势互补,各显其能。关键是要建立良好的人才集成机制,把个体人才的智慧凝聚成智库整体优势。要创造良好的智库制度安排和生态环境,特别要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强智库队伍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基本素质;既要有过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更要有忠于职守的思想境界和良好作风。要大力培育和营造智库文化。智库应多吸引人才、多培养人才、多输送人才。这样,才能增强智库的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和公信力。
最后,我还想强调,中国虽然已是智库大国,但还不是智库强国。要建成世界智库强国,建设一批高质量、具有较大影响和国际知名的高端智库仍任重道远。我们要树立雄心壮志,奋力进取,为把中国建成智库强国、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