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人数众多,他们能否进入中产阶层是我国能否进入橄榄型社会的关键因素——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年、2010年、2013年的数据,分析的结果根据当年的权重指数进行了加权。调查中询问的主要是受访者及其家庭在调查前一年的情况,因此实际反映的是我国2004年、2009年和2012年的社会情况。
阅读提要
●在历年的数据中,中产阶层集中在城市的比例都超过80%。城市地区已接近“橄榄型”,农村则仍然是“倒丁字型”。从2004年到2012年,虽然农村广义中产阶层的比例增加了0.38个百分点,但明显滞后于城市的增速(4.63个百分点)。
●中产阶层越来越集中在东部地区,区域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在历年的数据中,中产阶层集中在东部的比例都超过了50%。2012年,东部人口占收入中产到了65.77%,在职业中产中占比为55.33%。东部地区已接近“橄榄型”,中西部地区则仍呈“倒丁字型”。2012年东部地区收入中产阶层的比例达到33.37%,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则分别仅占7.96%和11.31%。
●第三产业是中产阶层的主要就业领域。2012年,64.69%的收入中产是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职业中产相应的比例更高,达到75.81%。第二、三产业内中产阶层已占较大比例,第一产业则存在精英流失的问题。我国第二、三产业内中产阶层已经占相当大的比例,2012年分别达到50.44%和63.94%,接近“橄榄型”的结构。
“中产阶层”、“中等收入群体”已经成为社会学界乃至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中央文件使用的是“中等收入群体”这一概念。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已有研究认为,要建设橄榄型社会,壮大中产阶层是重中之重,有助于我国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怎样界定中产阶层和中等收入群体
“中产阶层”的界定历来是一个难题,有多种理论与分析方法,参照的标准有收入、财富、职业、生活方式,等等。中产阶层并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社会关系。界定中国的中产阶层需要多元指标,而不仅仅是收入或财富。
从建设橄榄型社会的角度出发,对中产阶层的研究本质上是对社会结构的研究。除了收入和财富水平,一个健康的社会结构还应该有更全面的发展指标。仅仅以收入作为指标不够稳定,因为收入可能受到调查难度、经济周期、地域消费水平差异等许多因素的干扰。学术研究和国际经验普遍证明,壮大中产阶层需要提升职业地位与教育水平。在现代社会,职业地位是人们首要的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往往更准确、更全面地表征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因此,我们将职业和收入作为主干指标、教育作为附加指标,以避免仅使用收入作为单一指标的不稳定性。
数据表明,2012年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46.02%。但是,通过对实际生活水平的分析可以得知,如此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中仅有一部分人达到了“中产阶层”的生活水平。因此,我们将“中等收入群体”分为两部分,达到了中产阶层生活水平的群体,称为“收入中产”;另一部分没有达到中产阶层的生活水平,但又明显高于低收入阶层的群体,称为“收入中下层”。具体的划分标准是:将收入为基准线到基准线3倍以下的群体定义为“收入中产”,将收入为基准线50%到基准线以下的群体定义为“收入中下层”,将收入为基准线3倍及以上的群体定义为“收入高层”。这是从操作定义上区分的“中等收入群体”与“收入中产阶层”。
如果仅以收入作为指标,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已经相当高。虽然“中等收入群体”所占的比例很高,但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没有达到中产阶层的生活水平。根据前面提出的操作定义进行计算,2012年真正的“收入中产阶层”仅占18.89%,其余的27.13%属于“收入中下层”。虽然两者都可以称作“中等收入群体”,但“收入中下层”与“收入中产”还有距离,由此我们也更容易理解“中等收入群体”与“中产阶层”的区别。
上述收入分层采用的是相对收入的方法,实际测量的是收入分配的情况,即收入结构中有多大比例的人群居于中间部分。这比绝对的收入或财富标准更能准确地反映社会结构。用绝对的财富标准来分析中国社会,相关研究认为,中国中产阶层的人口规模和总财富都跃居世界榜首。但是从财富分配的结构可以看出,中国底层人群的比例非常大,中国还远不是橄榄型社会,而国际上的发达经济体则明显更加接近理想的财富分配结构。
从职业的角度定义中产阶层,我们采用国际常用的测量社会地位的方法,即“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简称ISEI),将分值为40分及以下的职业划为“职业低层”(典型职业为“农民”),41分至66分的作为“职业中产”(典型职业为“办公室职员”),67分及以上的作为“职业高层”(典型职业为“医生”)。从职业角度来看,我国职业中产阶层的比例明显低于“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因此,壮大中产阶层需要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的调整,拓宽劳动者的职业地位晋升渠道。
从教育的角度区分中产阶层,情况比较复杂。一般认为,中产阶层需要具有大专及以上的教育水平,但是反过来,认为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一定属于中产阶层显然是不对的。因此,我们将教育作为判断是否属于中产阶层的一种附加指标或参照标准,以是否获得大专及以上教育水平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