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这项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因而弄清民主的本质,认清民主的阶级性、局限性任重而道远。
古希腊民主萌发于古希腊哲学的自然法权论,是对当时神法的超越,后来发展为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天赋人权,是对上帝造人的超越,继续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国家学说——社会契约论,是对国家神创的超越。人民主权论是对君权神授的否定,而分权制衡论又是对封建君主专制的否定,现在发展到代议制政府论,这是对直接民主的完善与发展。应该肯定,民主相对于封建专制是有进步意义的,但绝非凡被称为民主的制度总是好的。在雅典的民主制度下,虽然遵循多数原则,实际上多数公民的真实意见未必得到充分的表达,处死苏格拉底就是典型案例。苏格拉底之死是对雅典民主制的讽刺,说明西式民主有它充满弊端、影响恶劣的一面。从这个角度出发,柏拉图坚决否定民主制,极力赞美“贤人政治”的思想,似乎又是合乎情理的。
商议式民主是很多学者对西方的选举民主进行反思后,提出的解决民主的“民”和“主”的出路。民主的“民”不是指的“所有人”,也不是简单的人头数,而是指“公民”。“主”就是“当家做主”,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是由某些人或一部分利益集团独断专行,就是商量着来。西方选举制度下的“一人一票”表面上是公民权利的充分表达,看似人人平等,其实不过是将政治权力轮番转换的选票游戏。
从表面上看,西式民主似乎是一种所谓的“普世价值”,各国都可以按照西式民主模式迈向民主道路,但实际上由于各国国情、历史起点和历史任务不同,实现民主的方式、路径和目标都有其特殊性,不能将民主的一般属性替代民主的特殊性。因此,在选择民主时一定要认清民主的本质,破除对民主的盲目迷信,避免陷入“话语陷阱”。
西式民主所谓的普世性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西方国家将民主奉为超阶级、超国家、超时空的绝对的、全民的民主,是对所有时代、所有人都适用的普世价值。他们认为民主具有绝对的永恒性,适应于所有时间、所有地点,这违背了事物的辩证法原则。只有永恒性而没有变化性的绝对抽象价值的民主是不存在的。
作为一种价值,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民主价值也是相对的。由于价值是以主体为尺度的关系,而不同的主体需要是千差万别的,就是同一主体在不同的条件下需要也是各不相同。这样就造成了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因而民主也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民主。民主价值又是变化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主客体的关系也是不断发展的,因而民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容也是不同的,决不存在绝对的、一成不变的民主。
民主究竟是什么?它应该是人类的一种文明状态,是人类的进步状态,是知识与美德的共生,是权利与权力的共融,是多数与少数的和谐,是自由与守法的结合。当民主失去了它本应该存在的基本场域或者迷失了前进方向,背离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民主就会步入歧途,而这样的民主就是一种灾难。
因此,我们必须辩证看待民主,弄清楚到底是谁的民主,谁的专政。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纯粹民主”和抽象的、全民的民主是资产阶级愚弄无产阶级的把戏,而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民主是与专政相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我国国家的国体形式,它既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保证,也是社会主义民主体现的形式和内容。因此,与人民专政紧密相连的社会主义民主才是历史上享受主体最为广泛、最真实的民主。这样的民主才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
(作者为江南大学教授,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