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前沿理论 > 正文

论新时期中国学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种路向(3)

(四)对资本主义的人本主义式批判

一切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潮派别,都秉持着对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乃至《共产党宣言》所归纳的所谓封建的、反动的社会主义亦是如此。马克思主义当然也不例外。马克思从早年开始就对资本主义开展了不懈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批判,其一生中的两大发现形成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科学派别,其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正是一种“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之前,长期以来具有重大影响的空想社会主义,就像恩格斯所评价的,“固然批判了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后果,但是,它不能说明这个生产方式,因而也就制服不了这个生产方式;它只能简单地把它当作坏东西抛弃掉。它越是激烈地反对同这种生产方式密不可分的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就越是不能明白指出,这种剥削是怎么回事,它是怎样产生的”。关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根源之一,恩格斯非常正确地指出了是“和启蒙学者一样,想建立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王国”,尽管在对理性和正义的具体内容上和启蒙学者的看法有很大差异。与历史上启蒙学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英法历史背景和思想传承有所不同,青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作品中,采用了德国古典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的异化”的分析。由于前面谈到的《手稿》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重大影响,也由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如早年卢卡奇和二战后法兰克福学派大力发扬了这种分析,导致我国学界不少论者追随了这一理论武器,认为这才是马克思的真正哲学。

但是,在我们看来,异化这一理论框架仍然没有摆脱启蒙主义的理解路向,即启蒙式的思维设定方式,因而仍然具有重大的缺陷。它虽然是以启蒙主义的方式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能达到的最高层次,却仍然存在无法突破的限制,不能达到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和深刻。有许多著述和介绍性作品往往将这种分析径直称为“异化理论”,这并没有抓住该种思想的实质性问题,真正的关键在于是什么东西的异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谈了“异化”的四种形式,也有论者指出马克思在其中后期的作品,例如《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第一卷等著作之中,仍然采用了“异化”的表述,论证“异化理论”是贯穿马克思一生的,并不存在青年和老年“两个马克思”的对立或断裂,从而以“异化理论”来统摄马克思思想的总体性阐释。但在我们看来,例如“异化”的四种形式中,称劳动产品发生“异化”,亦即产品离开、疏远了劳动者,这种对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运行中产品分配现象的描述,当然是可以成立的,也完全可以在之后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沿用。然而,构成马克思早期历史观的真正要义,不是单纯的异化,而是对人的“类本质”的抽象设定,是这种“人的本质的异化”。这种基于人本主义设定的历史观,与成熟时期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有着深刻的对立。

所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这种抽象出“人”“人性”或“人的本质”的设定,使得由此出发对资本主义作出的批判,也就陷入了和启蒙学者及空想社会主义同样的困境。从人的本质、人性等抽象的理念设定出发,首先就没有也不可能说明历史事变,指出其中转化和实现的具体路径和过程,尤其是对恶的消极现象的产生进行说明,会陷入思想史上基督教“神正论”的困扰。其次,这种抽象的理念,归根结底是“哲学家本人所喜爱的那些观念”。当然,这种哲学家的“喜爱”可以是非常个人化的主观想象,例如康德式的主观设定(即使是在进行了严格的自我理性思辨之后给出的)“人可以希望什么”“人的任务”,也可以相对更为现实,如在黑格尔那里,至少是注重在每一个具体历史进程的“旁边”去寻找到毕竟现实存在着的(尽管在唯物史观看来只是派生性地存在着的)文化因素,将其设定为那种理念。再次,从上一个对比我们也可以看到,只有更加接近现实、更加接近历史过程的具体展开——就像即使普鲁士王国被黑格尔视作历史的终结,在通达这一终点的每一步,也仍然是在全部历史的复杂发展历程之中的,才能在理论上实现合理与现实的自洽统一。黑格尔为近代哲学的总结作了最后努力,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终于将其终结和超越了。

所以,当马克思完成了历史观的颠倒,从唯物主义出发看问题时,就会得出一切关于权利、正当的叙事,“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甚至“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而不是从历史进程的外面强行设定和输入的。停留在前黑格尔层次的启蒙主义式理解,其抽象的理念设定,只能变成一种康德式的“绝对命令”,是直接性、绝对性的欲求,是纯粹的目的悬设。这种理解逻辑上可能会有三种发展趋向:第一,只是进行“批判的武器”和“解释世界”,无法转化为“武器的批判”和“改造世界”的力量;第二,在实践中表现为依附性,要求照搬外部乃至由外部的某种力量直接促成;第三,转变为主观急于求成的冒进性、盲动性,类似于卢卡奇所经历以及后来自我批判的“唯心主义高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体会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告诫读者共产主义“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的重要现实意义。

上一页 1 23456789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