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智库 > 研究报告 > 正文

扎扎实实推进苏北全面小康建设

核心提示: 2014年12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中鲜明地提出了对江苏工作的总要求,就是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光荣使命,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苏北在江苏发展全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说,江苏的全面小康建设,高度看苏南,底线看苏北。我们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扎实推进苏北全面小康建设,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满意的全面小康。

【摘要】2014年12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中鲜明地提出了对江苏工作的总要求,就是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光荣使命,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这个总要求,也是江苏未来发展的总命题、引领各项工作的总纲领。苏北在江苏发展全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说,江苏的全面小康建设,高度看苏南,底线看苏北。我们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扎实推进苏北全面小康建设,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满意的全面小康。

【关键词】 “两个率先”   从严治党   全面小康建设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立足苏北所处发展阶段,在“两个率先”的光荣使命中进一步明确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两个率先”光荣使命,饱含着新一届党中央对江苏发展的期望。总书记指出,目前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推动全面小康建设上,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做一些基本现代化建设需要做的事情,但不能匆匆忙忙往基本现代化赶,再回过头来补课。这对全省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对苏北发展更具有现实针对性。

我们对苏北发展的要求也一直十分明确,就是咬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动摇,扎扎实实向前推进,强调苏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责任更重大、使命更光荣。讲责任更重大,是因为江苏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苏北,没有苏北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讲使命更光荣,是因为苏北全面小康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反映了江苏“两个率先”的质量和水平,离开了苏北人民群众高质量的“小康梦”,就谈不上“中国梦”的江苏篇章。

近年来,我们坚持把苏北全面小康建设作为推进全省“两个率先”的重中之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突出任务,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深入推进沿海开发和“五方挂钩”、“四项转移”、南北共建开发园区,加强分类指导、实行“一市一策”,全力支持苏北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2012年我省专门召开的苏北工作会议,对苏北新一轮发展作出部署,提出以推进“六大行动”打好苏北全面小康建设攻坚战。苏北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主要指标增幅连续9年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逐年提升,201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5万元,全面小康建设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进展。但总体上看,苏北发展水平仍然相对滞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苏南的43%和51%,有两个省辖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有一个省辖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全省低收入人口主要集中在苏北,经济薄弱村和重点扶贫片区全部在苏北。综合这些情况,我们对苏北发展有两句话的基本评价:一个是全面小康建设取得的成绩实实在在,实现程度不断提高;另一个是内在要求和外部条件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我们对苏北的全面小康建设,既有充分的底气和自信,也有着清醒的判断和认识,特别是清醒认识苏北全面小康建设的阶段方位,清醒认识全面小康建设新的更高要求,清醒认识新形势下全面小康建设的艰巨程度,清醒认识全面小康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扎扎实实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质量和水平,使成果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我们理解,这个质量,不仅看整个面上的质量,还要看贫困地区的小康质量。过去的实践也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越是接近预期目标,越容易密集地遇到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包括产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问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问题等。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外部发展环境、内部发展动力两方面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全面小康建设当中还在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因此,在苏北全面小康建设上,我们作了进一步明确:整个苏北都还没有进入收官冲刺阶段,所处的还是攻坚决战阶段;面对的决不是拾遗补缺这么简单,要打的还是一系列的硬仗。在工作取向上,我们也更加重视实践的引导,引导各级各地科学把握指标数字与质量水平、主观感受与客观评价的关系,强化问题导向,坚持更高标准,更加清醒理性务实地将全面小康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以各扬所长、各具特色的“强、富、美、高”,建设精彩纷呈的新江苏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我们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为江苏未来发展勾画了美好蓝图。江苏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很大,各地的发展阶段和基础条件不同,对新江苏内涵的把握和追求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实现的形态和水平上不可能整齐划一,需要各地结合全面小康建设实际积极探索,赋予具有自身特点的实践内涵,以各扬所长、各具特色的“强、富、美、高”,建设精彩纷呈的新江苏。在“经济强”上,对苏北来说追求的应当是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双强”。与苏南苏中相比,苏北的实体经济发展虽然还不充分,但回旋余地大,发展空间广阔,要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出更多富有创新活力的市场主体,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显著提升,转方式、调结构取得重大进展,实体经济的产业比较优势进一步彰显,新经济业态蓬勃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打造“经济强”的苏北版。在“百姓富”上,苏北表现最突出的是收入差距问题,但是在“富”的追求上还要有大民生视野,既包括物质生活的富足,也包括精神生活的丰富,还包括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满足,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在“环境美”上,苏北的基础和优势都比较明显,苏北的美不同于苏南的小桥流水,更多地体现为大山大水、大面积的绿、大面积的蓝构成的生态画卷。要把生态作为苏北的生命线,把绿色作为苏北的底色,下更大决心改善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实现城市融入自然,现代融入村庄,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苏北人民拥有美好的生活家园。在“社会文明程度高”上,苏北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既有古代的楚韵汉风,又有近代的红色文化和自强不息的现代精神,要发挥好这个优势,铸强文化建设的“主心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共同的思想基础,让整个社会有共同精神家园,有良好社会风尚,有广泛公平正义,有和谐社会秩序,让崇德向善在苏北大地上蔚然成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全国发展探路,是中央对江苏的一贯要求。”我们理解,建设新江苏,既是对发展方向的指示,也是对发展路径的指示,新江苏的“新”,归根到底要“新”在发展路径的奋力探索上。江苏发展相对较快,也较早地遇到各种矛盾问题,过去曾经受益、赖以依靠的路子开始走不通了。苏北存量规模相对小些,虽然在做大增量上还有较大空间,但过去外资大规模涌入的时代已经过去,传统的发展模式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因此,建设新江苏,对苏北来说,面临的是发展模式和发展动力转换的核心问题,必须根据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征,不断深化认识、创新思路举措,使之适应新的情况,指导新的实践。从大的层面来讲,要坚决摆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的模式束缚,更加重视创新要素的整合、重视创新力量的协同,发挥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内需拉动、区域互动的叠加效应,闯出一条真正发挥后发优势、有别于先发地区传统模式的发展新路。从工作层面来讲,要鼓励苏北各个地区围绕总书记提出的新要求,积极对标找差、率先实践探索,没有先例的方面力争率先做出成功案例,普遍在做的方面力争做得更好更快,使新江苏的建设富有生机、充满活力。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人民智库]
标签: 苏北   小康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