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绿色治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几年来高强度、密集型的生态文明规划建设,我国绿色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绿色治理 生态文明 环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绿色治理路径上,要按照自然规律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较早地形成了“绿色治理”观,提出了“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精辟论断。
我国绿色治理的主要目标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以城市区域为单元,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健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是实现绿色治理的核心目标。同时,主导产业选择要与区域资源环境禀赋相匹配,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生产与生活方式要遵守健康原则,做到从源头上保障绿色发展。
绿色治理路径上,要按照自然规律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道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尽量不破坏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消耗,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
绿色治理措施上,要推行制度约束与宣传引导。建立环境督查制度,严肃追究破坏生态环境的责任人。同时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使制度约束与宣传引导并重。
我国绿色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近些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推进,先后颁布与实施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等一系列重要规划,从顶层设计上落实绿色治理。
经过近几年来高强度、密集型的生态文明规划建设,绿色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显示,2013年到2016年,中国当时GDP能耗累计下降17.8%,以年均2%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7.2%的增长,清洁能源比重由15.3%上升到17.7%,完成造林面积3.72亿亩,大气等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
福建、浙江、江西、贵州、云南、青海等一批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先行地区不断涌现。作为十八大之后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截至2015年底,福建省全面完成了绿色治理的各项指标,同时GDP总量与增速位居东部沿海前列。贵州是继福建之后第二个以省为单位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贵州通过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做强做优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大医药、大健康等,找到了跨越发展的新路。浙江省丽水市大力发展以健康为核心的生态休闲养生服务业,带动了休闲旅游、文化会展、房地产、教育培训等新型都市产业和具有较大市场需求潜力的养生养老用品制造业以及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形成了“秀山丽水,养生福地”品牌。丽水市近五年GDP年均递增10%,人民生活幸福感得到增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成效,丽水市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典范城市。青海、四川、黑龙江与吉林等省,分别通过推进“三江源”、大熊猫和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建立,积极践行绿色治理。
目前,在绿色治理实践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而实施的雄安新区建设,将集中承载从北京疏解出来的非首都功能,为大都市病与雾霾治理提供可资参考的范例。
多措并举、协同推进绿色治理
第一,要完善绿色治理规划体系。绿色治理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系统工程,必须进行系统规划、分类分级逐步推进。要在进一步完善国土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发展规划、大农业发展规划、工业发展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环境治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海域开发保护规划、矿产资源开发规划、能源与气候安全规划等系列专项规划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县域经济为基础、以地级市为单元的“多规合一”,从源头上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将绿色治理理念落实在空间单元和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第二,要建立绿色治理绩效评价体系。建立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评估体系,研制自然资产负债表,建立以县级行政单元为基础、地级行政单元为主体的分析框架,对县级、地市级实行年度绿色治理绩效考核。
第三,要建立精准绿色治理支撑平台。整合现有的环境监测站、气象站、水文站、草原与森林管护站等生态环境监测相关平台,形成统一的绿色治理数据共享与监控分析平台,为绿色治理提供现代化支撑。
第四,要实施绿色治理重大工程。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与节能降耗工程”“蓝天碧水绿地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自然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重大绿色治理工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业、生态产业。
第五,要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尽快建立和完善促进绿色治理的体制机制,建立“源头保护、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全过程制度体系,为资源合理开发、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保障。
第六,要夯实绿色治理的文化基础。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早已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国更应注重绿色发展和绿色治理特色文化的复兴,厚植绿色发展和绿色治理的根基,形成新发展范式,引领世界绿色发展。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信息集成与动态模拟实验室主任)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
责编/杨鹏峰 孙渴(见习)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