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治思维的形成有利于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党员干部作为先进力量更要以身作则,学习钻研法律知识,培养理性的思维逻辑,创建良好的法律环境,自觉运用法律思维并付诸实践,坚持法律信仰。法治思维的形成,除了党员干部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外在的影响、规范和激励。
【关键词】党员干部 法治思维 途径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自“依法治国”战略提出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员干部培养并形成法治思维,用法治方式处理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实需要。党员干部作为先进力量的代表,要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力量,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一些党员干部的法律知识储备不足,法治思维能力欠缺
知法、懂法、守法,在法律的规范内活动,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党和国家对党员干部的更高要求是具有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但基于我国党员干部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党员干部的法律知识储备不足,法治思维能力欠缺。一方面是由于术业有专攻,在我国党员干部中除了法律专业学者和法律工作者及爱好者,有深厚法律知识的不多。部分党员干部在平时工作中接触并学习法律知识的机会很少,而且对党员干部的法律知识和法律能力也没有现实的、必要的、迫切的要求,平时的工作运用不到,党员干部也没有深入学习法律知识的契机和动力;另一方面党员干部学习并钻研法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差,只是浅显的接触和了解,没有深入的、系统的学习,导致部分党员干部的法律知识储备不足。法律知识储备不足,法律信仰不坚定,认识不到法治的力量和意义,导致党员干部缺乏法治思维生长的心灵土壤。
党员干部自身固有思维僵化也阻碍法治思维的形成。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会形成自己的做事方法和原则底线,大部分党员干部除了不会触碰法律准则和道德底线,都会因为性格或思想的不同形成带有个人特性的思维方式。而对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创建的要求,是随着我国法治社会和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而逐步产生发展的。对已经形成既定的思维模式的党员干部来说,转变陈旧的固化的思维方式还需要时日。让党员干部抛开传统的感性的人情观念,理性严谨地按规定规章办事并不容易。因此法治思维的形成也是任重道远,并不能一蹴而就。要想让党员干部改变既定思维,让其认识到自身思维的不足和弊端,通过自己审视自己的方法很难奏效。而且一些党员干部也认识不到法治思维的重要性和必须性,更习惯和愿意以自己传统的思维处理工作和解决事情。
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和监督制度将成为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形成的推动力
近年来,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培养与形成受到了党组织的极大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刺激党员干部加快法治知识的学习和法治思维模式的培养。但是没有严格细致的调控机制,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将会慢慢递减。党员干部法治思维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培训和实践。党员干部自身对法治思维的要求并不强烈,要想党员干部持之以恒地进行学习以致于养成法治思维,也需要相关奖惩机制和监督机制。但是由于我国法治建设还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在这方面细化的可操作的现有制度不多。而且法治思维的形成和法治能力的考核判定也没有标准,对相关制度的建立需要科学的研究和审定。制度设立的主体和设定的标准以及落实等问题都需要人力以及各个组织的配合,实施周期长等问题也导致制度难以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和监督制度将成为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形成的推动力。但缺乏制度上的刺激和约束也是党员干部形成法治思维亟待解决的问题。
党员干部学习并养成法治思维,需要党员干部拥有坚定的法律信仰和法律知识做基础,需要外部奖惩机制和监督机制的把控,更需要丰富多样并行之有效的培训活动以及实践法治思维的环境。在党员干部的实际工作生活中,法治思维学习的培训课程以及相关讲座虽有,但是因为形势单一而且枯燥无味,使得培训和讲座等活动难以取得实效。缺乏灵活生动且吸引人的法治思维培训学习活动;枯燥呆板的培训学习活动只会增加党员干部学习法治思维的压力,并产生敷衍了事的厌倦情绪。对党员干部深入了解法治思维反而产生阻碍作用。
学习法律知识,提升法律素养,培养法治思维
提升法律素养为法治思维建立根基。坚定不移的法律信仰,丰富的法律知识储备以及深厚的法律素养是法治思维形成的根基。党员干部要想快速形成法治思维,就要加大对法律信仰的坚持,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对法律素养的培养。知法、懂法、守法,充分地理解法律价值、法律设定的意义、法律法规生成的原则以及法律的内涵,才能理解和掌握什么是法治思维。党员干部不仅要遵纪守法还要对法律有更深入和更系统的把握。党员干部可以通过多看一些法律书籍、文章和法治节目等方式,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法律知识。
摒弃固有思维为法治思维让路。让党员干部加强自律,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能为法治思维的建立奠定基础。而让党员干部摒弃固有的陈旧的思维模式,是为法治思维的形成让路。这条路,是党员干部已经习以为常并很难扭转的路。要让党员干部摒弃固有的思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必须要有坚定的决心和切实的行动。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醒自己,在处理工作和解决矛盾时,用理性克制感性,逻辑克制情绪,制度克制人情,按照规矩和制度办事。刻意地训练自己,用法治思维处理事情,用法治方式解决矛盾。
创建并完善外部刺激体制。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建设,仅仅依靠党员干部发自内心的对法律和法治的尊重,依靠党员干部强大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以及党员干部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外部力量的刺激和推动。创建和完善相关奖惩制度和监督制度是党员干部形成法治思维的催化剂。但奖惩制度的设立和监督制度的完善需要科学细致的标准。不要将党员干部生成法治思维的动力变成阻力。合理的制度规范,可以使党员干部认识到法治思维形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党员干部根据制度考核标准对自身法治思维建设的水平进行实时调整,可以弥补自身法治思维的不足,也可以发现法治思维建设的成果并不断进步。
开拓有效性活动,养成法治思维。党员干部法治思维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个思维模式的形成都需要时间的慢慢积累,通过实践练习和理论提升不断加深。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养成和加固,需要各种各样的理论学习活动以及实践活动。党员干部通常会通过法律知识培训会,法治报告演讲等形式加深法治思维。平淡枯燥的培训和演讲等形式,对党员干部法治思维的形成很难起到明显的作用。因为这些形式很难给党员干部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需要开拓更多灵活生动的活动,如模拟法庭或法治主题的话剧或互动性强的小组讨论等形式,不断加深加固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将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变成一种既定思维,在我国法治化建设进程中起到先锋表率作用。
(作者分别为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薛冰:《论加强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培养和党性修养教育的有效路径》,《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6年第4期。
②黎长祝:《培养和强化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之管见》,《党史博采》,2016年第6期。
责编/孙娜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