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颜庆雄
“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近日,教育部相关人士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回应校园贷问题,明令禁止“校园网贷”,鼓励正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引发社会关注。本期“思与辨”就该话题进行讨论。
■ 主持人:尹传刚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 嘉 宾:李长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张敬伟(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和静钧(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不断扩大的需求群体,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缺乏有效监管,使得校园贷野蛮生长
主持人:近一段时间以来,校园网贷何以能野蛮生长,以至于成了校园害?
李长安:校园贷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发展这么快,有两个原因是必须关注的:一个就是不断扩大的需求群体,也即大学生数量在持续扩张。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数量已经达到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这么庞大的一个年轻人群体,其消费需求是非常可观的。另一个就是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这是校园贷发展的技术条件。除此以外,部分学生攀比心态严重,虚荣心强,导致超过自身实际购买能力的消费需求膨胀,也是导致校园贷乱象的主观原因之一。
和静钧:大学生群体几乎零收入,但消费需求高,有家庭保证,是微额贷款经营者的潜在优质目标,非法的校园贷如嗜血苍蝇般叮上了高校学生。其实,在网络平台借贷出现之前,就有形形色色的放贷者环伺校园四周。网络平台的到来,使得借贷更加便利化。
张敬伟:多重原因所致。一是缺乏有效监管。校园贷往往凭借校园小广告、手机短信诱惑大学生们入套,较为隐蔽,难以监管,这导致校园贷野蛮生长,乱象频生。二是大学生是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特殊性在于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而又容易冲动消费和过度消费,加之缺乏理财观念,因而给校园贷入侵校园提供了机会。三是学校也缺乏系统的金融知识和风险防范教育,使大学生们对校园贷的危害性认知不足。有些学生因无法承受校园贷的压力而自杀,校园贷变成了明目张胆的校园害。